莆田东海:老街尽头的竹器店
在你家的生活用品中,有多少是竹器制品呢?在街头巷尾,你是否还能看到竹器店? 9月20日下午,记者一行在城厢区东海镇大埔社区采访时,偶然看到了一家竹器店。 这家竹器店在大埔社区一条原本熙熙攘攘、店铺生意红火的老街尽头。老街现在已变得冷清了许多,街边的店铺只剩屈指可数的几家,街上除了步履蹒跚的老人、放学后仍在路上逗留不回家的小孩外,很少能见到年轻人经过。大埔社区干部蔡明志告诉记者,大埔社区有3700多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做生意,社区里的常住人口大多是老人和小孩。 这家竹器店在一座两层楼的石头房里,店门口坐着一个男子,他戴着手套、脚上穿着一双黑布鞋、两腿上还摆放着一块大黑布,正在火堆旁快速地翻烤竹子。竹器店的房顶和外墙常年被烤竹子的黑烟熏得乌黑,店里光线昏暗,一角堆叠了十几张近些天刚做好的小竹凳,另一面墙上整齐地靠着几张竹床,通往二楼的小木梯旁堆放着已燎好火的竹截。 在店门口的那个男子名叫杨珍胜,江西抚州人,他是这家竹器店里的伙计,也是记者寻找的竹器手工艺人。 今年37岁的杨珍胜到大埔社区已有3年了,在这3年里,他一直就在这家竹器店里制作竹器。虽然生活过得单调、枯燥,他却也不想改变了。“我13岁时就跟着父亲学做竹器,现在我也只会这一门手艺,以前也曾转过行,可是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是干回了老本行。”他边干着活边说道。 原来,1990年,才15岁的杨珍胜就只身一人从江西来到莆田枫亭,刚开始只是给竹器店打工。慢慢地,他存了些钱,就于2004年自己开店当起了老板。“刚开始店里的生意也不错,我还带了2个学徒呢!”但是好景不长,他的竹器店受到同行的排挤,很快就关门了。心灰意冷的他决定转行。2008年,他带着剩余的积蓄和借来的钱前往广州,开了一家小旅馆。由于他年轻气盛,且没有任何经验,不到一年,他的小旅馆就又倒闭了。他最终还是决定转回老本行,2009年,他到了大埔社区,甘心在这家竹器小店里当一个伙计。“这几年,我每天都在店里,看着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差,我是既着急又觉得惋惜。着急的是自己的饭碗快保不住了,惋惜的是制作竹器这个传统的手工艺很快就要失传了。” 竹器店的老板蔡朝荣告诉记者,这家竹器店是他的父亲在1990年开的,当时的竹器制品还是有市场的,虽然同行多,生意却不错,但现如今同行几乎都转了行,来买竹器的人越来越少,靠这店的生意只能勉强混口饭吃。“我父亲自己会做竹器,还带了不少的学徒。父亲老了,我就继承了他的店,店里的学徒越来越少,生意也越来越淡。”蔡朝荣摇着头说道。现在,他店里的顾客大多是本社区、外村的老人,还有几家工厂。 为了生计,蔡朝荣不得不想办法拓展经营来撑起这个店。于是,他的店里也做起了批发整根竹子的生意。蔡朝荣说,整根竹子的销路更广,多用于脚手架、种海蛎,每年2月-4月是旺季。“我们一家靠卖竹器、批发竹子的生意,一年的收入只有1万元多。我也想过改行,但是这家店又是我父亲的心血,我不舍得就这么放弃了,更不想我们传统的竹器制作店从此又少了一家。竹器市场受到塑化品的极大冲击,市场越来越小、销路越来越窄,年轻人不愿学这挣不到钱的手艺呀!”蔡朝荣激动地说道。(本报记者 郑金铸 蔡玲 通讯员 易振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