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莆田 > 正文

“走转改”莆田篇:建设宜居港城之心声

2012-10-22 09:21  陈荣富 卞军凯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蔡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王少媛 (莆仙大剧院院长):这几年,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十分重视,投资2亿多元建起莆仙大剧院,不仅树立成这座城市的地标,也给莆仙戏搭起了大平台、大舞台。去年组建的莆仙大剧院剧团,吸收了全市的优秀人才,他们全身心投入演出、创作,使莆仙戏这一古老剧种得到传承和保护,也培养了年轻的接班人。政府每年补助300万元,支持我们打造精品,大家劲头很足。另外,在乡村演出的各个剧团也都树立了精品意识,懂得包装、宣传了,演出费也越来越高,莆仙戏的发展更有后劲了。

黄加成(仙游县大济镇蒲山村村支书):自从取消农业税后,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种地的农民少了,成立农业合作社后,经营方式由各家各户小块耕作向土地承包、集约化生产转变;第二,小企业主多了,近年来随着仙游红木家具业的发展,从事家具、木雕加工的家庭日益增多,全村共开办小作坊、小企业百家以上;第三,外出打工的人少了,外来工多了,村里劳力由“出口”向“进口”转变,目前吸引外来打工者500多人;第四,村容村貌变了,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3万元,家家住上框架结构的小楼房,村民集资捐款100多万元建学校、修村道,并进行绿化美化。

翁国亮 (香港莆田商会会长、万好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2002年,我回乡兴业,创办的惠好医药成为福建医药流通龙头企业,ECO城(海峡国际商贸城)也在莆田成就了第一个践行中国特色的亚太健康生态产业城。目前,莆田已进入全新的快速发展期,这激发了更多游子报效桑梓的激情。作为香港莆田商会会长,我更希望通过商会搭建一个回归的平台,组织、推动莆商抱团回归,把回乡投资的产业做大,聚智集力,共谋发展。我深信,有了回归莆商的众志合力,家乡莆田必将成为新一轮海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堡垒,成为我们心目中明珠般璀璨的湄洲湾港口宜居新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