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仙游县 > 正文

仙游榜头镇竹庄红砖楼小学孕育了大批知名人士

2012-11-29 08:27  黄凌燕 王钊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这栋看似不起眼的红砖楼,孕育了不少知名人物




屋顶漏了,墙壁和窗户都损坏严重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1月29日讯(记者 黄凌燕 王钊 文/图) 在莆田仙游县榜头镇后庄村昆仑山西南麓,藏着一所久负盛名的百年老校——竹庄小学。看似不起眼的红砖楼,却走出了大批知名人物,并见证了上世纪20至40年代诸多历史重要事件。可如今,因年久失修,风雨侵蚀,这位百岁“老人”已伤痕累累。

在后庄村,这栋两层红砖楼被村民们亲切地唤作“红楼”。竹庄小学校长陈清华告诉记者,“红楼”的前身是受谦社,是清末一对举人兄弟出资办的私塾。它还是革命的摇篮,“五四”运动时期,仙游东区学生会首领黄震、王于洁等在北京大学读书,是李大钊、鲁迅的学生。他们思想进步,就在“红楼”里发展了地下党组织,并成功组织了全国最早的抗烟苗捐斗争。1943年掩护从江西上饶集中营中赤石暴动逃出的新四军干部季音。1946年,竹庄小学已成为闽中游击队活动的据点之一,有地下党员50多人。

百年来,从“红楼”走出了5000多名学子。陈清华说,曾经当过周恩来翻译的王庆酉、世界知名的机器人专家王保硕、南昌起义向全国发通电的黄震等均曾在此求学。校友张祥霖是香港《基本法》的记录人,曾担任香港回归谈判代表、澳门回归谈判中方组长。几年前,竹庄小学百年校庆,不少校友回乡参加庆典。

2007年,竹庄“红楼”成为县级文保单位。在一楼展厅,记者看到不少图片和资料,记录了发生在此的革命英雄故事。二楼是校友捐赠的画作、牌匾,还有一扇嵌着精美雕刻的石竹雕,工艺精湛。陈清华说,竹庄小学的校名也源于这扇窗,它与仙游闻名的东门石坊同出一位工匠师之手。但记者在探访中发现,“红楼”屋顶已严重漏雨,墙体和房梁都损坏严重。陈清华说,他正向仙游县文管部门申请抢救文物建筑,加固地基和墙体,更换楼板、横梁、屋顶屋梁及添砖加瓦,装修墙体内外等。

记者就此采访了仙游县文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县级文物维修需要文物使用单位自己解决资金筹集的问题。如实在有困难,才可向上级部门申请帮助。”目前,仙游县文管办还没收到竹庄小学申请书。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