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妈祖研覃考辩》面世 许更生谈妈祖文献校勘

2014-04-19 23:18  许更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淑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因此,校勘和考辨占据本书的很大篇幅。为慎重起见,避免“以误纠错”,造成“冤案错案”;同时,也为了提高纠错的信度和效度,校本的选择务必精当。而且,为避免孤证和客观公正计,最好应该查考两种以上的不同版本。为此,笔者校本的选择以此为序:1、首选作者手书(如果传世的话);2、石刻碑文;3、《四库全书》影印本;4、明清刻本、抄本;5、重刊文集(最好有不同版本)。同时,参考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蔡相煇教授的《妈祖信仰研究》一书,以及台湾图书馆清刻版《天妃显圣录》(善本,馆藏卷号0840/B0251)、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之《台湾文献丛刊第77种·天妃显圣录》(铅印本)《台湾记忆·台湾碑碣拓本》《台湾南部碑文集成》等。稽考校雠表明,古今编撰者、刻印工都不是万无一失的神,他们偶尔也会出现笔误、错认、误刊,所以最有效的匡纠就是立足上下文予以确认。

 我经常说:要说服别人,先得说服自己。所以本书的所有匡纠文字特地采用对照解说的方式:一边是对误讹文字的出错说明;一边是对于正确文本的解读阐述——实际上也是我的阅读反思求证的心得。这样逐一摆事实、讲道理,让人“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应该更能准确无误,令人口服心服。为了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在解说过程中,对一些相关内容和背景材料,予以适当延伸拓展,以体现适当的“知人论世”。

 但是,由于个人精力、时间、水平所限,笔者无法对所有的妈祖史料汇编一一查核,而只能就其中最重要、最经常被引用的七八十篇加以检查核对。从某种意义讲,类似于“批量抽检”吧。其它许多史料,诸如边远省市的方志等,因无法查证,且留待有心人日后继续完成吧。 作为妈祖典籍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我很欣赏蒋维锬先生常说的一些话,例如:“以讹传讹的资料对深入研究妈祖文化显然是很有害的”;误读、错判和误导,“往住又给历史披上重重叠叠的面纱,令人难识庐山真面。而只有拨开迷雾,正本清源,才能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一种错误的认知经过历史记载的一再重复,也就成为可怕的公共误识”;因此“应该尽快把事实真相向外界澄清”,“重新作出考证,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指出以上失误,并非苛责于前人,而是防止继续以讹传讹。”

 因而,我的所作所为,只在于求真务实,纠错订正,还原历史和典籍的本来面目,以求对历史负责,对先贤负责,对当代乃至后代的读者、学者负责。

十分荣幸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海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周安达源先生,日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书评,对我的作品予以肯定与推介:“许更生先生以这本40万字的著作,对30年来妈祖文化研究中的史料错误,作了一次前无所见的彻底清理,……笔者不得不在这里大声疾呼:1.请把许氏的《妈祖研覃考辩》作为研究妈祖文化必备的工具书性质之书籍,对照妈祖资料汇编之类加以使用,以便把引用历史资料的错误减到最低;2.请相关单位,在再版《湄洲妈祖志》及《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等资料时,吸收许更生先生长年研究之成果,对其中的错误一一予以订正,以免再以讹传讹,误人误己。” 希望广大读者,尤其是妈祖信众,以及海内外妈祖文化研究者,能够同样喜欢我的新书;书中不妥之处,也请不吝赐教。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