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徐迟制图 2012年7月份,省委、省政府批复《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如今,近两年过去了,破解答卷,成绩如何?改了什么?试了什么?变了什么?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治理……一个个科目,一道道光环,民生意涵沉甸甸,金灿灿。 规划建设 成绩:创新规划编制、管理机制,城市规划由城市向乡村延伸,突出“以人为本”和“生态优先”;盘活农村土地资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开展幸福家园试点村建设,逐步推动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答卷:以前,农村建设混乱无序,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市在全省率先编制“多规合一”的《莆田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通过编制村庄规划,开展乡村规划师培训,农村无序建设的现象将得到根本改善。秀屿区、城厢区作为乡村规划师试点区,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分三期对乡村规划师进行培训选拔,目前共有264名通过乡村规划师结业考试。同时,我市设立了乡村规划中心,指导全市镇(乡)、村庄规划编制和督查工作等。 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大力推动试点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共批准幸福家园试点村旧村复垦项目11个,整治规模1288.63亩,先行核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1005亩,共为试点村筹集建设资金3亿多元。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至去年底,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14.45万亩,比上年增加4.57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9.27%。 农村的房屋也可抵押贷款。在全市幸福家园试点村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房屋的确权发证试点工作,华亭镇涧口村和榜头镇坝下村、紫泽村的部分农村居民已领到集体土地房屋产权证,申请了抵押贷款,不仅明晰了产权,盘活了资产,也为今后产权交易奠定了基础。 农村建房正趋有序。我市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管理的通知》。按照“一户一宅、拆旧建新,优先无房户、危房户”的原则,围绕“规划引导、指标控制、简化审批、严格执法”,实行疏堵结合。 幸福家园试点村建设初见成效。在第一批16个试点村中着力开展以村庄规划、土地整理、村庄整治、确权发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幸福家园建设,已涌现出像华亭镇涧口村、西天尾镇后黄村、秀屿上塘片区、仙游坝下紫泽片区等各具特色的试点典型,不仅改变了农村无序建房的现状,而且节约了耕地,盘活了资产,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目前,第二批3个试点镇、5个试点片区、31个试点村正加紧推进中。 产业发展 成绩: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降低物流成本,打造物流配送中心;超市、便利店向农村延伸。 答卷:研究制定《莆田市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指导意见》,提出各县区发展3-4个重点产业,1-2个特色产业,引导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发展1-3个重点产业(行业),统一规范园区名录,促进产业布局日趋科学合理。 电商和物流业发展迎来利好。出台了《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市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出台《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成立了市物流行业协会。 超市、便利店向农村的延伸,方便了农村居民购物。仙游县榜头镇坝下村和紫泽村、荔城区黄石镇水南村三个试点村已建设了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超市,湄洲宫下、秀屿渚林、北岸山亭等村都有我市连锁企业在此开设便利店。 继续实施民资回归工程,我市被列入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去年全年共对接民企产业项目63个,总投资达622.41亿元,开工30个,累计完成投资达44.43亿元。出台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民资办医迎来了春天。 公共服务 成绩:推动城乡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均等化发展;(下转A3版)统一城乡居民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村低保对象补助金额。 答卷:对于居住在农村的村民来说,乡村空气清新、噪音少,没有城市的喧嚣,不过,因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生活便利性尚待提高。两年来,我市优化布局、加大改革和政策倾斜力度,将城市优质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资源向农村辐射和延伸,城乡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加强招生政策倾斜引导。全市一级达标校招生按不低于统招生35%的比例分配各农村初中学校,对定向生的等级要求从2012的2A1B降低为2B1A,使招生政策更加向农村学生倾斜,提高农村初中学校的吸引力,使农村优秀生源更多的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同时,实施“百校帮百校”行动计划。组织全市110所城镇优质学校对口帮扶123所农村薄弱学校。扩大教师校际交流试点,实现优质师资跨城乡流动,解决农村教育力量簿弱问题。此外,组织城市教师到试点村学校支教,组织试点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跟班培训,带动试点村学校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将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范围直接延伸到基层。以莆田市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两家三甲综合性医院为核心组建医疗集团,整合公立和民营医疗资源,统一管理各级医疗机构。目前,荔城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和湄洲岛红十字医院已纳入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疗集团,南日岛卫生院纳入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构建覆盖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区域卫生信息专网,全市各家医院可以即时调阅患者信息,实现影像集中诊断、协同医疗、远程会诊、报告互认机制。 在全省率先统一了城乡居民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统一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统一城乡报销补偿政策,让农村居民也享受城里人的医疗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去年全市共有73.39万人次群众受益,同比增长74.44%,补偿8.64亿元。 在低保方面,每年农村低保对象增加30元,至2015年达到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的80%,加上拥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可达到城市低保水平。 科目:基础设施 成绩:加大农村水电路通迅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农村卫生环境整治;重点优化提升农村路网结构,强化城乡交通路网的互联互通和公共交通保障能力,方便群众出行。 答卷:生活在农村,要想进城办件事,坐车是个难题,特别是相对舒适、优惠的公交车,很少开到农村。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我市出台《莆田市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实施意见》,整合城乡道路客运资源,分步推进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逐步扩大公交运营区域。目前,已完成公交化改造4条,新开通公交线路9条,延伸7条公交线路,开通14个试点村的公交车,新增63辆公交车运营。 老少边岛的居民也享受到了出行的便利。我市出台支持老区村村道建设市级补助政策(2万元/公里);实现湄洲岛大屿、鹅尾山陆岛交通码头竣工投产,南日山初、石城南码、涵江陆岛等码头项目加快建设。 农村卫生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市推行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区、管委会)处理”四级联动模式,推进农村卫生整治。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支持,去年我市争取到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央、省级资金补助共2.68亿元,有力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科目:社会治理 成绩:推动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去年6月1日到今年3月底,全市办理符合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户口迁移5874人。 答卷:以前,农村很少有监控设备,治安状态较差。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市将试点村网格化建设列入各县区网格化建设的任务,建设完成4个县区级平台,42个镇(街)平台,210个村(居)平台建设,提高农村居民安全感。 如今,农村居民进城门槛降低了,市民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去年制定出台《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的基础上,今年起全面放开街道办事处的户口限制,符合规定的均可实现自由迁移。 有些条件成熟的农村人口则可实现社区化生活。我市目前正推进村改居工作,荔城区黄石镇水南村、西天尾镇后黄村、仙游县榜头镇坝下村、紫泽村共4个村改为社区。(湄洲日报 陈霖)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