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涵江区 > 正文

莆田萩芦镇68岁老党员身患重病 依然发挥余热

2014-06-30 11:4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图③:老人的生活一向节俭,几碟小菜就是他的配菜。

   招呼我坐下来吃饭后,老人端起碗,嘬了一口碗边溢出来的米汤说道:“我们这一辈人,以前穷怕了,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点,但也不求好吃好喝,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老人告诉我,小时候他家里穷,父亲靠裁缝手艺养家糊口,一家6口人就挤在30平方米大的一层土坯房里生活,家里最值钱的就是他爷爷留下来的碗柜。为了挣学费、贴补家用,他常常半夜就起床,和村里人一起用木板车走好几十公里的山路,到白沙拉木头,每趟都要拉上500公斤的木头返回,到家后就已是晚上7点多了。“每次到白沙,我总能听见喇叭里唱的那首‘东方红’,我就知道这时已经是凌晨5点半了。”老人望着窗外说道,这一路上,他饿了就啃几口从家里带的干粮,渴了就向老乡讨水喝,十分艰苦。

1968年,高中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昆明金沙江当兵。刚进军营,他就想着入党的事。新兵们为了能争取及早入党,都是半夜起来抢扫把打扫厕所、种菜园、喂猪,他什么都做。由于表现出色,1970年7月1日,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在部队期间,他始终谨记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各方面表现突出,收获过不少“优秀奖”。

1977年3月,他退伍回到村里当一名农技员。1979年,他又回到生产队参加了集体大生产。肯吃苦、能干的他和妻子俩人一起挣工分养家。由于吃不饱,他便从自己的口粮中拨出一大半给老人和孩子。“那时我饿怕了,现在只要让我吃饱饭,我就很满足了。”李文树说道。

午饭后,老人又把一叠材料夹在腋下,准备出门。他老伴叫住他,递给了他一把药。原来,老人在2002年7月查出胃有大病灶,做了胃全切除手术。如今,他只能靠药物来帮助消化,控制病情。他老伴抱怨道:“为了工作,他可以连命都不要。”老人却笑着告诉我,这几天村委会在给村民办农保,事情太多,得提前去做。

我又跟老人来到村委会办公室。他的办公桌上叠了2摞高高的材料,老人坐了下来,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副老花镜戴起来后就埋头工作了。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我,老人做事认真负责,村里的大小材料都是老人整理的,包括办农保申请、每月计生报表、村务公开等材料。老人常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工作态度着实让人敬佩。

“我是一名党员,能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心里踏实,这也是我的职责。”老人脱下眼镜说,趁着他还干得动,能多做就多做,这样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更加充实,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党员一面旗,无私奉献不褪色。正是因为有李文树这样的一面面旗帜,默默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践行党的宗旨,做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情,才使革命老区保持着文明向上的氛围。(湄洲日报 蔡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