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宜居莆田网> 一周楼市 > 正文

莆田上半年楼市成交7888套 比同期上涨了24.83%

2014-07-11 15:5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五一期间开盘楼盘成交量高

东南网7月1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洪德木 文/图)

核心提示

进入7月份,不少行业开始年中统计,特别在房地产市场上,通过半年的统计与总结,才能更好地制定接下来半年的营销。市住建局、市国土局官方网站统计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半年,莆田全市楼盘成交量为7888套,成交面积103.3万㎡;在土地市场上,上半年全市仅成交6幅商住用地,土地总成交面积619589㎡。上半年的楼市虽然不比去年同期火热,但与2012年相比,依然可观。对于未来的本地市场,不少业内人士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市区的楼盘多在下半年推出

据海都莆田楼市周报统计,2014年上半年,莆田全市楼盘销量为7888套,与2012年相比,上涨了24.83%,而与2013年相比,则是下降了11.86%。其中,1月至6月,月销量分别为2204套、1215套、1139套、887套、1175套和1268套。从数据上看,上半年的楼盘销售走过了一段“U”形线的成交量,这也与2013年每月成交较为平稳且一直保持在1000套上方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1月份处于春节前期,同时与2月份还会形成返乡潮现象,由于备案数据的延后原因,这部分数据在1月、2月,甚至3月份都会表现出来,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消化,使得3月小阳春现象表现得并不明显。”业内人士陈先生认为,5月、6月份,不少涵江区、仙游县及黄石地区楼盘的推盘量增多,直接增加了整体的销售量,“上半年市区的楼盘基本没什么动静,大部分还是会集中在下半年推出,例如欧氏臻城、保利香槟国际以及中海国际等楼盘,下半年的市场竞争还是会很激烈,范围也将是全市化的。”

上半年仅成交6幅商住地块

在房地产市场上,土地是开发商的生命线,也是楼盘开发经营的原材料,因此,评判一家开发商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土地储备量;同时,一个城市的土地拍卖成交量,也代表着未来一两年之内,其楼盘开发的供应量。2014年上半年,与全国“房冷地热”的情况相比,莆田城市的土地市场却显得有点冷清,半年仅成交6幅商住地块,总成交面积约619589㎡。据记者统计,这部分成交的地块大部分集中在第一季度,5月、6月甚至没有出现土地出让的情况,而仙游县也直到7月份才开始出让地块。

“在下半年土地拍卖会比较多,例如7月份就有将近10幅地块出让。”业内人士陈先生表示,虽然说土地是开发商生产经营的原材料,但其拿地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定夺,特别是在上半年楼市冷清的情况下,拿地就会更加谨慎,政府也会因此放慢推地的节奏。

不过,对于仅有6幅地块出让会不会影响到接下来的楼市供应,大部分业内人士均表示,较难影响,“莆田城市的楼盘存有量还是很高的,目前还有23000多套在售楼盘,还不包括已经开工建设但还没拿到楼盘预售许可证的,未来,楼盘的供应量会大大增多。”

下半年出台大政策几率不大

房地产市场上,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一直都是很大。然而,在近半年来,本地楼市的政策却显得异常平静,这也得益于去年年底以来政府提出的“分类指导”措施,在这样的措施条件下,大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莆田楼市出台大政策的几率不会很大。

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正式为我国的房地产政策翻开了新篇,明确提出我国未来的房地产政策思路为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此后至6月末,整个上半年中央未出台任何具体调控政策。不过,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曾解释,分类调控实际上就是一线城市限购政策仍不退出,继续增加供应,而库存量较大的城市控制供地结构、供应结构。

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来看,莆田楼市的库存量的消化时间大概在11个月左右,这也算是正常现象,房地产市场还处于健康的发展道路之中,政府也没必要出台更多的政策干扰市场,行业本身也有其自我完善的功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