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2014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 媒体聚焦 > 正文

"世遗"高邮明清运河故道 绿意清新美景醉人

2014-08-14 00: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余瑧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世界文化遗产——高邮明清运河故道

雪浪滔滔的高邮湖,波澜壮阔

东南网8月13日讯(本网记者 余臻)13日下午,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江苏网承办的新华报业七大媒体联盟“走运河,看青奥——2014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采访团一行走进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醉人美景。

记者体验:细雨绵绵 绿意清新 美景醉人

这里有流水汩汩的大运河,绿意清新;这里有雪浪滔滔的高邮湖,波澜壮阔;这里有璀璨的明珠镇国寺,气势恢弘;这里有中国邮驿“活化石”盂城驿,古色古香;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高邮明清运河故道。

据了解,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是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明清运河故道里运河纵贯高邮南北共43.6公里,沿途有车逻坝、南门大街、镇国寺、平津堰、耿庙石柱、杨家坞、万家塘、御码头、马棚湾铁牛、界首大码头等历史景观。

大运河申遗的“必考项目”

据高邮文史专家李国耀介绍,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是高邮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历史上的古邗沟高邮段即高邮里运河的前身。位置在现运河的西侧,位于高邮老船闸至界首四里铺之间,1956年大运河拓宽时,在里运河东堤外另开新河,形成“二河三堤”,上世纪80年代为保运堤的安全,基本填平了里运河故道,但河道形状至今仍清晰可见。2006年,高邮明清运河故道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恢复了高邮明清运河故道,并且部分恢复了杨家船坞的形制,对万家塘船坞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再现了昔日渔民的生活场景。

璀璨的“运河佛城”镇国寺,气势恢弘

璀璨的“运河佛城”镇国寺

镇国寺地处江苏省高邮市京杭大运河中间,东临高邮市区,西近高邮湖。实属龙地也,今有“运河佛城”之称。 镇国寺始建于874年。唐懿宗宗弟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他遍访名山古刹,一日云游至高邮,来到运河边,只见运河流水汩汩,珠湖雪浪滔滔。俗念尘思,顿然消失。遂在此结茅禅修,禅师精通佛理,专心弘扬佛法。法务之盛传至朝廷,僖宗拨款修建寺院,赐寺名“镇国禅院”,并赐与“举直禅师”称号。

高邮镇国寺塔亦称西塔,被人们誉为“南方的大雁塔”。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塔始建于唐僖宗时期,是一座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高35.36米,顶端塔刹为一青铜铸葫芦,葫芦表面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镇国寺塔虽历经几次修葺,仍基本保留了唐骨明风的建筑特色。1956年大运河拓宽时,为保塔运河改道,留下了河心岛上的古塔,使古塔成为大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孟城驿

中国邮驿“活化石”盂城驿

盂城驿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是中国邮驿“活化石”,为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故而得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盂城驿是高邮“一轴一带五区”旅游规划的重要节点,是彰显高邮古、文、邮、水旅游特色的重要景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