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2014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 媒体聚焦 > 正文

苏州段运河遗产点八成以上保留“原地原貌”

2014-08-15 21:28  王宛璐 郭蓓 来源:中国江苏网  责任编辑:余瑧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国江苏网8月15日讯(记者王宛璐 郭蓓)提及苏州,给人的印象多为“前街后河”。7世纪初,隋炀帝下令开凿江南运河,从镇江至杭州,长800余里。苏州段作为江南运河的重要区段,正式纳入大运河体系。今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申遗过程中,苏州是浓墨一笔。

“苏州大运河虽是江苏省遗产段的一个小部分,但却也是分量较重的一部分。”据苏州市文物局文物处主任王嘉明介绍,大运河苏州段水道最早开挖于春秋时期,是江南运河段雏形,隋代起成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河道。“大运河经过苏州的时候,把整个城市都环绕其中。可以说苏州与水分不开,更与运河分不开。”王主任告诉记者,在苏州段申遗中共有山塘河、虎丘塔、盘门景区、平江街、全晋会馆、宝带桥、吴江古纤道七个申遗点,其中大部分是国保单位。所以,苏州无论从文化遗产还是历史内涵而言都较为丰富。

在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内,集中展示了大运河苏州段的历史变迁。王主任指着其中一些历史资料和老照片告诉记者,不少画面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目前都还保留着原貌。“老照片中能体现的风貌八成以上都能在原地找到。”他说,苏州对于运河及遗产点的保护工作从多年前就已经在规划当中,可以说是把申遗工作做在了前面。出台强制性规划对古城区及历史文物周边对环境景点进行保护,对其建筑对高度、形态、风貌都有严格标准予以控制。运河周边的环境做的比较好,与长久以来的规划和控制保护密不可分。

在大运河申遗工作开始前,苏州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对遗产点运河周边进行大面积、大环境的综合整治。“在治理过程中,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申遗办公室,其中山塘街周边的整治就下了’大功夫’。”王主任介绍说,为了恢复运河原貌,他们搬迁工厂、拆除违章,对运河边上一些废旧小仓库和不协调的风貌进行整治,修缮和搬迁。申遗成功后,当地遗产点监测预警办公室也已成立,它将对运河周边环境进行常年监测。苏州文物局除了对运河周围的建筑和遗产点重点监测外,一些工业遗产建筑、历史建筑、古桥梁、泊岸、码头等和大运河息息相关的区域也被纳入监测范围内,他们将责成相关单位有效保护,努力做到“原地原貌”式的修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