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涵江区 > 正文

莆田涵江宫口片区改造动迁七年多 安置房还未开建

2014-08-27 15:00  陈丽明 徐嘉慧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规划的安置房用地长满了杂草

东南网8月2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丽明 实习生 徐嘉慧 文/图)“7年多了,租房都已经搬了4次家,自家的安置房还是没有开建,等待何时到头。”近日,有市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8111反映,涵江区宫口片区二期改造项目,涉及120户拆迁安置户。今年5月份,大部分安置户都已回迁,但唯有7号楼安置房迟迟未建,有15户人家只能在外租房,而这距他们动迁的时间,已过去了七年多。

记者了解到,涵江区宫口片区二期改造的大部分安置户都已在今年回迁,但7号楼安置房的建设用地至今还未完成拆迁,导致其一直无法建设。涵西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已重启拆迁程序,近期或将解决拆迁问题。

市民 回迁过渡期 被拖延5年多

昨日上午,拆迁安置户方先生告诉记者,2007年,因涵江区宫口片区二期改造项目,他们和开发商签订了拆迁安置协议,这一项目涉及120户居民。其中,大部分居民都已在今年5月份回迁到建设好的安置房,只剩下他们15户人家,需安置12套套房及5个店面。据了解,这些还未回迁的安置户都被安排在安置房的7号楼,可由于该楼的建设用地一直无法完成拆迁,导致楼房无法动工开建,安置户的回迁一再拖延。

方先生说,这15户人家当中,有四五家是开店的,动迁之后就在外租了个店面做生意,平时吃住都在店里。剩下的居民就在外租房过渡。叶女士一家就是其中一户在外租房过渡的居民,据其介绍,租房过渡的居民当中,家里大多有上了岁数的老人。按照莆田当地的习俗,有房子的人家一般都不愿意租给有老人的家庭。在外过渡的这些年,他们家就因为这个问题搬了4次家。采访中,多位住户均表示,有过和叶女士同样的遭遇,不知何时能搬进自己的新家。

据了解,按照安置户和开发商——莆田市凯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约定,安置房7号楼的临时过渡期限是24个月,过渡方式为自行过渡。如今,过渡期限被延长了5年多,安置户便想要求开发商发放过渡费,“安置房还没影子,过渡费没拿到手不放心”。

部门 建设用地 近期或完成拆迁

为此,安置户多次找到开发商,希望能先行支付近年来的过渡费。莆田市凯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名龚姓负责人向记者回应,按照拆迁安置协议,过渡费是以回迁后安置房差价抵消的方式支付,并不直接发放。在临时过渡期限内无法回迁的,过渡费则翻倍支付,这些都是等到回迁的时候一起结算。该负责人表示,安置房只能等拆迁完才能建,而拆迁应是由政府部门带头主导。

涵西街道办事处翁书记告诉记者,由于7号楼安置房建设用地上有一家旧宅的住户,一直无法与开发商达成安置协议,导致安置房建设拖延。鉴于此情况,街道办已经重启拆迁程序,“基本上谈妥了”,也重新弄好了拆迁方案,正协调开发商和征迁户,近期或将解决拆迁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