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莆田 > 正文

莆田打造“青亲圆梦”助学品牌 帮扶特困大学生

2014-09-01 08:45  卞军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9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我已经适应了大学的生活,第一学期的期末成绩是班级第一……”近日,在莆田团市委召开的“青亲圆梦”座谈会上,受资助的大学生唐海媛用8张幻光片讲述了自己大一的学习情况。据悉,“青亲圆梦”是莆田团市委去年发起的助学活动,主要通过发动热心公益的青年企业家捐助优秀特困大学生。捐助人除了提供经济资助,还须担任受助人的成长导师。

唐海媛是秀屿区平海镇的一名贫寒学子。去年,她以572分考入东北财经大学。莆田团市委工作人员通过家访了解到她的贫寒家境后,将其纳入了首批“青亲圆梦”的受助对象。与其结对的,是莆田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副董事长李毓斌。

按照帮扶方案,李毓斌每年为唐海媛提供1万元的经济资助,连续四年。这种资助避免了对特困大学生“第一年全来捐,后三年没人管”的尴尬现象,让特困大学生能受到持续、稳定的捐助。不仅如此,青年企业家还要对受助大学生进行成长辅导。

“他更像我的领路人。”唐海媛这样评价李毓斌。结对后,他们之间除了在节假日互发短信问候,唐海媛还会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整理出来,有针对性地向李毓斌请教。

担任精神上的导师,生意繁忙的李毓斌乐此不疲,他说:“通过一对一沟通,把我的人生经验告诉她,让她的成长道路走得更稳当一些,目前看来成效不错。”

对于特困大学生来说,结对帮扶的青年企业家是自己成长的榜样,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去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陈宇航,也是首批受益人之一,他说:“这些青年企业家作为成功人士,不仅会告诉我们生活的经验、方法,更给我们带来温暖,让我感觉有人在引领我,遇到困难不孤单。”

学习榜样,先从力所能及的奉献爱心开始。在资助者的精神感召下,陈宇航不仅在假期里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平时还是一名青年志愿者。为帮助白血病儿童,他曾剃成光头到当地的步行街募捐。

“我们一直鼓励这些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让他们提早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莆田团市委书记郑松青介绍说,首批获资助的大学生中,大部分已成为所在高校的志愿服务积极分子,为公益事业奉献一己之力。

今年暑假期间,莆田市又从近百名寒门学子中,挑选出21名优秀特困大学生加入“青亲圆梦”活动。福建医科大学的新生郑继红与自己的资助人、青年企业家杨茜见面后,对大学生活充满信心:“我在农村长大,见的世面少,很希望从她那里学习人际交往的内容,让自己在大学里和老师、同学能处得更好。”

记者手记>>>

给人性化助学“点赞”

“以前我也接受过捐助,但都是那种开大会、领导讲话、上台感谢等一套传统做法,感觉很不 自在。”采访中,不少受益大学生都感谢“青亲圆梦”的人性化。一对一帮扶、每半年一次座谈交流、无须上台在众人面前感恩……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他们来说,这样的资助更能打动心灵,值得“点赞”。

“青亲圆梦”活动的人性化,更在于为这些受助大学生送去了急需的精神帮扶。目前,整个社会捐资助学的慈善氛围已经很浓,贫困大学生获得的物质帮助有很多。但是,能提供精神帮扶的却少之又少。对此,“青亲圆梦”做出了有益探索,使资助人同时有了另一身份——为特困大学生指点迷津的人。这意味着,资助人将肩负更大的责任,帮扶受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这种助学,也因此更有人情味。希望这种捐助能长期坚持下去,将该活动打造成年轻企业家热衷参与、贫困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助学品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