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城厢幼儿园园长林丹凤:带领“娘子军”撑起一片天

2014-09-09 16:30  陈艳艳 陈玉娴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莆田市城厢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莆田市城厢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林丹凤

东南网莆田9月9日讯(本网记者 陈艳艳 实习记者 陈玉娴)一个人能有多少个20年,又有多少人能20年坚持做同一件事情?而“坚持”又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莆田城厢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林丹凤做到了。20年来,她用自己“温柔的坚持”、宝贵的青春,“一切为了孩子”的信念,带领着一批“娘子军”,将一个原先名不见经传、生源不到20人的新创办幼儿园,打造成为莆田市区内首屈一指,至今有幼儿600多名的学前教育标杆学校。

刚柔并济 为幼儿园撑起一片天

一踏入幼儿园大门,“一切为了孩子”六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整洁明亮的屋舍、五彩缤纷的游乐场,像极了童话故事里的城堡。这一切,凝聚了林丹凤二十年的心血。

1995年7月,为了让附近300套集资房里的孩子们有学可上,莆田妇联在此创办了一所幼儿园,林丹凤被调任为该园的园长。时至今日,提起那段孤军奋战的艰苦岁月,林丹凤仍有无限感慨,“我刚来的时候,这里只有一栋楼,连操场、大门、围墙也没有,地面还都是沙和坑。”

因为幼儿园刚创办没名气也缺人,虽为园长的她既要自己拉赞助,又要自己招生。“当时的招生广告是我自己用毛笔写的,然后再拿到外面四处张贴。”林丹凤说,第一届开学时,整个校园一共只有十几个孩子,中班和大班合班,学生也仅有七八个。但现如今,该幼儿园已发展到有600多个孩子,“放开招生的话,1000人也打不住。”林丹凤感到自豪,以前要费很大的力气去招生,但现在,许多家长是慕名而来,反而要发愁报名的人数太多。

“温柔”,是林丹凤给人的第一感觉。然而她的温柔是有棱有角,且极有原则和坚持的。创园头几年,毗邻幼儿园的工程项目开发商多次把幼儿园围墙推掉,阻挠幼儿园建设。园里的教职员工心里都没底,不知道幼儿园能不能办得下去。而林丹凤则与开发商据理力争,并多次找相关领导反映,坚持孩子们需要这个幼儿园,这才保住了它。

20年的风风雨雨,林丹凤用“温柔的坚持”,为幼儿园撑起了一片天。

以校为家 20年来不曾放过一个暑假

近二十年里,林丹凤为了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不曾给自己放过一个暑假,几乎是以校为家。幼儿园擦洗得比家里干净,花幼儿园的钱比花自己的钱还省……每时每刻,她都想着幼儿园,连晚上睡前,也还在念叨“园门口的雨棚该修了”,“后操场要这样建设才行”……人人都说她长得“有福相”,她却自嘲自己是个“劳碌命”。

“有时候太累了,我也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可说归说想归想,她终究是放不下。今年暑假,林丹凤本想好好休息,却因幼儿园要修缮,她又放弃了这个念头。

二十年弹指而过,幼儿园获得了喜人的成绩,也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喜爱认可,但林丹凤自己的家却经常“缺席”一位母亲。

为了幼儿园,她牺牲了自己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回头想想,真的对家庭愧歉太多,尤其是对孩子。”谈到自己的孩子,林园长眼圈都红了,“幼儿园刚起步的时候,儿子才度读中班,因为实在太忙,根本没办法接送他,他没饭吃也是常有的事。五六岁的孩子就要开始学洗衣做饭,甚至做饭给我吃……”儿子的懂事让林丹凤心疼得无以复加,至今不能释怀。但是为了更多的孩子,她依然早出晚归,为幼儿园的发展殚精竭虑。

严爱有加 “娘子军”各个都不简单

林丹凤对幼儿园的无私付出也感动了周围的邻居。之前有邻居对幼儿园建雨棚占用门口公共空间多有不满,甚至时不时干扰施工,上门找她争吵。后来,经过多次耐心沟通,邻居终于被打动,从此大力支持幼儿园建设。今年为加强安全,要在一邻居家屋角安装监控,邻居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问及有什么沟通技巧,林丹凤道:“没别的,你要真是为了孩子,人家会看在眼里的。”

对于孩子,对于园里的老师们,林丹凤坚持“严中有爱,严爱有加”。平时她很讲原则,该管就管,但她也十分爱护教职工们,对他们赞不绝口。“我们这里的老师都没的说,特别有爱,而且能力都很强,任一位普通老师都可以出去当行政领导。”

当天,她甚至希望记者最应该采访的是园里的老师而不是自己,“我们园里的老师真的很优秀。”她一直极力推荐,“而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报道……”

林丹凤对员工的好也赢得了员工的尊重和认可。在大家的眼里,她是工作狂,更是幼儿园的“大家长”。带领一队“娘子军”不容易,但她总能让大家服气。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园长‘刀子嘴豆腐心’,其实很为大家着想。”她笑言,“她很关心我们的生活情感,甚至还常为我们牵线搭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