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城厢区 > 正文 |
常太镇党代表陈金忠(右)为东青村老人代发养老金。 特色服务:你想致富我来带 “根据党代表特长,以党代表个人名字命名,在各村设立党代表特色服务室,旨在通过党代表的品牌化服务,带动群众走上致富之路。”陆建棋说。 在山区常太镇,以岭下村支书、种植能手陈美金命名的“美金种植服务室”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种什么,怎么种,有问题找美金。”村民说,就连摘果何时摘,陈美金都能给予技术指导。 在她的带动下,原本粗放型种植方法被淘汰,枇杷品种也得到不断更新。如今,村里不仅与市有关部门建起面积达30多亩的种植基地,还催生十几个种植大户,有的开辟了“开心农场”,有的引进台湾名果名树,有的办起了生态型“农家乐”。仅种植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8000元。 在沿海灵川镇,下尾村养殖能手林金粦把服务室设在自家楼房一层会客厅。 下尾村是中国最大的花蛤育苗基地,被誉为“中国花蛤第一村”。林金粦就是村里花蛤养殖能手和致富带头人。 “跟他合伙的村民发财不说,许多养殖户采购花蛤苗都要找他指导,等养大了要出售,也得找他帮忙推销。”村支书林文森说。 村里的王金树原来不会养殖,跟着林金粦学习,如今每年也有近20万元的收入,原本比较破旧的住房也翻新了。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在林金粦等村里几个养殖能手的带动下,这个村85%村民从事花蛤苗养殖,全村今年产值将达2亿元,利润上亿元。 带动服务:片区联动共发展 位于城厢区与仙游县交界的华亭镇涧口村原是个穷山村。2012年,该村被列入莆田市城乡一体化首批“幸福家园”试点村之后,村支书詹国强放弃在外生意,回村带领群众建设幸福家园。 从土地整治入手,通过实施土地统一流转,使农民每年都有土地租金收入;通过对农用房进行确权发证,实现了农村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变;通过旧厝复垦,有偿转让用地指标获得资金,用于新村建设;通过落实市区相关配套政策,大力推动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如今,涧口村已成为莆田市城乡一体化“幸福家园”试点典型。 涧口村发展了,与之相邻的隆兴、五云两个山村还较落后。如何实现以强带弱?今年2月,城厢区以涧口村为中心,成立中心村党委,并以詹国强为带头人,成立党代表工作站,采取“联动、互动、推动”的措施,推动片区共同发展。 “把各村原有的治安员、保洁员整合起来,统筹使用,这样既方便统一管理,又形成合力,确保了整个片区治安稳定、环境清洁。”党代会代表通过实地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后,由中心村党委制定了片区联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以前,这一带较偏僻的山路经常发生抢劫案件,现在有治安巡逻队全天候巡逻,大家出入也放心了,今年初以来没发生一起治安事件。”村里的退休教师詹桂华对记者说。 “以强带弱,重在推动。”詹国强说,由于村情不同,要把成功的经验复制过去,还要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于是,邀请邻村的干部、群众到涧口参观学习,再带领党委成员、党代会代表指导实施,詹国强不厌其烦,不遗余力。终于,隆兴、五云两个村也以涧口为榜样,拉开了“幸福家园”建设的序幕。 如今,隆兴村拆旧已经完成,共整理出土地100亩;规划建设的24幢连体别墅中有18幢开工建设,其中5幢已封顶;五云村拆旧复垦“造福工程”方案近日也由区政府批复下来,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三村连成片,建设特色果园,共同发展观光农业。”谈到下一步的产业联动发展,詹国强这样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