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莆田 > 正文 |
东南网10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面对木材加工企业普遍面临的招工难,位于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内的清和木业公司通过定制高水平的自动化机器,向生产流程要效率,解决了招工难带来的发展难题。 “木材企业招工比鞋厂还难。”近日,清和木业负责人沈清华说,企业最多时有400多名员工,目前只有160多人。即便如此,在秀屿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里,清和的员工还是最多的。沈清华告诉记者,招工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企业地理位置偏僻,离城区太远;二是一些求职者对木材加工行业认识有偏差,认为车间脏、工作累。 据了解,清和木业生产的实木门、组合柜、榻榻米等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客户对产品要求高,若延误交货期,必须赔偿巨额违约金。面对缺工造成生产能力跟不上的矛盾,公司领导层从长远着眼,专门到设备生产厂家定制一批机器,再请技术专家根据生产流程对机器进行改造,使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化。 9月29日,记者走进清和木业的集成板生产车间,看到一新一旧并存的两条生产线对比强烈:旧生产线上,锯木和分拣的工人有20多名,忙得热火朝天;而在新生产线上,只有4名技术人员操作着机器,锯木、分拣全部自动完成,效率完全不输给旧的生产线。沈清华说,剥树皮环节上机器的优势更明显,“我们企业原来有一个专门的剥树皮小组,七八个人。后来,我们买了一辆旧的后八轮车,再配套安装一些零配件,自己组装起一台自动剥树皮机。现在,七八个人的小组取消了,只要一个人操作机器就够了”。沈清华说,自动化生产带来观念大转变,也引来园区里许多企业参观、学习。 针对锯末粉尘的影响,公司花了数百万元安装吸尘设备,使生产车间干净整洁。同时,企业尽力提高员工待遇。从2009年至今,公司用工成本提高了50%。 沈清华告诉记者,出口的木制家具每年仅有一次小幅提价机会,从2010年至今才上涨20%多。为此,清和木业决定继续提高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水平,用机器的高效率拉平人工的高成本,“我们尝到了自动化的甜头,借助新的机器生产,效率已是原来的3倍”。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