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正文

网媒“邂逅”记者证擦出什么“火花”?

2014-10-30 16:32  高铭佑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9日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全国新闻网站正式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全国范围内的新闻网站采编人员由此正式纳入统一管理。(10月30日,新华视点)

近几年,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受众群体数量迅速增加。网络媒体凭借其信息量大、交互性、全球性、及时性、多媒体形式传播的优越性,获得了强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观念,拓展了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受众数量,增强了传播效果。

虽然网络媒体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民间网络媒体不具备采访资质以及新闻刊载权却一直都是网媒发展的瓶颈。这对于不断发展的网媒和越来越理性的网民,无疑是不公平的。对于网媒采访资质的限制一直以来存在诸多质疑,如此限制是新旧媒体博弈中对传统媒体的保护?还是对网民素质的不信任?这些疑问在新旧媒体之间筑起了深深的隔阂。

此次广电总局的通知让网络媒体和记者证经历了一次“美丽的邂逅”。网络媒体拥有记者证后,网络记者与传统媒体记者从今往后将具有完全相同的权利和义务。这不仅意味着一直以来让广大网媒如鲠在喉的采访资质的限制将会消除,而且意味着新旧媒体此后将会形成同一标准、共同管理的新形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旧传媒之间的隔阂。网络媒体将面临新的机遇,网媒的发展将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中国媒体界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然而,在政府放开网媒采访权限制的同时,一些人也为传统媒体的未来表示担忧。无疑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同一标准、统一管理确实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事实上,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网络媒体对讯息的快捷传播,更符合公众的信息消费习惯,所以传统媒体要扩展报道的影响力,离不开网络媒体。当然,网络媒体同样离不开传统媒体,无论是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供给,还是在公信力上,它都严重依赖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也好,网络媒体也罢,这些不同的媒体综而论之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其宗旨都是为了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网络媒体和记者证的“邂逅”擦出的不应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矛盾“火花”。随着网络媒体的日趋壮大,其与传统媒体更加应该联合整合,只有新老媒体的充分融合、取长补短,才能带来我国传媒界的真正繁荣。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