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正文 |
11月11日,“光棍节”。这是一个年轻的节日,也是属于年轻人的节日。无数以“剩”字辈自居的年轻人在这一天焦虑、烦恼与狂欢。为什么“剩下”了?“剩下”有错吗?该怎么拯救那些“剩下者”?(人民日报11月11日) 双十一来了,大龄青年们的“光棍劫”也来了!在这个特殊“节”点上,以“被迫相亲、家长逼婚”为主要内容的“狂轰乱炸”开始了,甚至是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让大龄青年们直呼“受不了”、“吃不消”。 “中国式光棍劫”现象的背后是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爱情观、婚姻观尤其是幸福观的对抗。 在父母眼中,上好学校、有好工作、进而结婚生子才是人生幸福的“王道”、“正道”。在父母的传统观念里,传宗接代依然根深蒂固。而历经大半辈子的柴米油盐的父母眼中,婚姻就是生活中的磕磕碰碰、鸡毛蒜皮,哪怕一开始可能看不顺眼,但只要天长地久,也会培养起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感情。 而在子女眼中,“独立”、“自由”是我的追求,在我受的教育及西方思想的渗透下,自由尤其是“爱情自由”、“婚姻自由”是“家庭大战”中不能放弃的“堡垒”。相信爱情会不期而至,而婚姻也是在交往中水到渠成的事情。其中,我的体验、参与不可剥夺而且不能被替代。是否恋爱、和什么人恋爱、几时结婚都是我自己的事,请让我独立完成。抑或不恋爱、不结婚都是我的选择。 但是,在爱情观和婚姻观的激烈碰撞面前,是列车终点站的一致性——“幸福终点站”。即使是父母的苦口婆心、恩威并施,也是为了子女的幸福快乐。同样道理,哪怕与父母争吵的面红耳赤的子女,也是在相信爱情、婚姻自由的“独立”标签下为自我幸福而做出的选择。但不管怎样,父母与子女们希望子女幸福快乐是“中国式逼婚”、“中国式光棍劫”中的最大公约数。 综上所述,大龄青年们不胜其烦的“光棍劫”其实是父母强加给子女的“幸福”的“烦恼”,其中有子女们“父母非我,焉知我之乐”的抗争和呐喊,但在通往幸福终点站的路径之争面前,是妥协还是反抗?这是大龄光棍们抛不掉的人生难题。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