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版“三坊七巷” 淡淡“古早味”浓浓莆仙情

2014-11-26 16:22  林智 李伟强 马俊杰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随着城市发展,喧闹繁华从县巷褪去,清新的文化气息随着字画店铺而来

东南网11月2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智 李伟强/文 马俊杰/图)以九头十八巷之一的社衙头为起点,延伸出来的六条古街,是明清时代的莆田县衙所在,也是后来民国时期莆田县政府的所在地,在过去是名副其实的行政和商业中心。时光荏苒,社衙头不再是城市核心,却成了莆田人难以割舍的历史情怀。在充满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偶入古街小巷,带给人们的是另一种慢生活。

偶遇老居民乐当“活字典”

从文献路中段拐进古街县巷,现代化的钢筋水泥被古香古色的低矮民居取代,没有急行的车辆,吵闹的音响,只有老人悠闲地泡茶聊天,商贩拉家常式地谈着生意,路边的小吃店飘出浓郁的“古早味”。

“年轻人,如果你想了解这里,我乐意当导游。”半路,记者偶遇年近70岁的林国镰老人,他是土生土长的老街人,在老街生活已超过60年,如今他还是古街管理办公室成员。林国镰说,他对这里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只要有人想了解古街,他都乐意陪同并讲解;如果有他不懂的,他还会带着客人到更老的居民家中拜访,一探究竟。

记者了解到,在这莆田版的“三坊七巷”中,像林国镰这样热衷于宣传老街文化的老居民还有不少,他们个个都是老街的“活字典”,让到访的游客有种回家的感觉。老宅、老人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当然,还有那些讲不完的古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