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创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推出“七个一”

2014-11-27 09:43  黄国清 林国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记者昨日从市水利局获悉,2015年我市计划投资12.52亿元,重点实施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七个一”示范工程,助力建设宜业宜商宜居莆田。

据介绍,这“七个一”示范工程分别为:

一张水网惠民生——“三纵三横”供水网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金钟引水配套工程,开展双溪口至东圳水库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乌溪水库、西音水库等水源工程,基本形成全市水资源南北连通、东西互济的供水格局。

一片水乡归自然——南北洋“荔林水乡”生态修复工程。结合莆田市绿心建设与保护、南北洋水系综合整治方案,加快推进节流减污、河道整治等工程建设,塑造城区内河景观功能、防洪排涝功能和农业生产功能,为城市内河水系的水环境改善、区域整体风貌提升提供示范,重塑“荔林水乡”的自然风貌。

一泓清水保民生——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以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上游区域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为主要建设内容,综合治理面源污染、清运乡村垃圾、禁止畜禽养殖、生物净化水体、库区树木种群改善、水土保持等, 使水库水质和生态景观有大幅度改善,保障供水安全。

一条长廊展风貌——“母亲河”木兰溪生态景观长廊建设。以木兰陂下游河段为启动段开展工作,建设生态景观长廊,融入木兰陂、木兰溪两岸及我市历史文化特色,再现木兰溪自然景色和特色景观风貌。

一组湿地养生态——重要湿地保护与治理。加快涵江区的白塘湖湿地、秀屿区的土海湿地、妈祖湄洲岛湖石淉湖等湿地示范建设,发挥其调节水体、改善空气、滋养生物、美化环境的生态效应。

一脉文化广传承——特色水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以木兰陂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目录为契机,开展莆田水文化调查与整理、水文化遗产保护与挖掘、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提升、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等项活动,进一步挖掘水文化特色,更好地传承具有莆田地方特色的水文化精髓。

一定之规修行为——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与实施。依法治水管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实施水资源监控方案、重要流域保护管理实施意见和“河长制”实施方案,确定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管理的一定之规,规范全市各类用水户的用水行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湄洲日报 黄国清 通讯员 林国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