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仙游县 > 正文

莆田:47岁女护理员黄欢云用行动传递正能量

2014-12-08 09:59  吴伟锋 郑已东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图②:重护理老人一天三餐、吃药、喝水等都需要黄欢云一口一口地喂。

安顿好这些能自理的老人后,黄欢云又端着早餐到一个房间里,开始侍候一对80多岁的卧床老夫妻吃药、吃饭。她先把老太从床上抱起,让其在椅子上坐稳,又用绳子固定好。接着,她小心翼翼把已经准备好的药,送到老太嘴里,用温开水送服。顺利喂好药后,她就哄着老太吃饭。而老太的丈夫吃喝拉撒只能躺在床上,黄欢云便端着饭去喂。每喂一口饭,她都会吹一吹,生怕烫着老人。这些细节,一次次强烈地震撼着我们。

照顾老人吃好第一餐,黄欢云自己匆匆扒了几口饭,就去洗衣服了。她说,夜里不少老人尿床,趁着有阳光,得赶紧把衣服和被褥洗干净。

黄欢云一边洗衣服一边与我们聊起她的人生经历。她自小没有父母,只读过2年书,丈夫不幸去世,公公又中风瘫痪。她在家里照顾了公公近8年,公公最终因病去世。之后,她只身一人来到广东一家电子厂上班,凭借她的努力,工资等各方面待遇都不错。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一个家政服务培训,就深深喜欢上被人称为“保姆”的这个行业。学习不到半年的时间,她就被安排去照顾一位让其他保姆头疼不已的老人。因耐心和细心,她在业界很快就小有名气。她说,也许是因为从小就没有父母,对于爱的陪伴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前几年我女儿嫁到仙游县度尾镇,我就来莆田打工。”黄欢云说。2年前,市第二尊德安老院在仙游县成立,因院里的老人多身患疾病,或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需要护理员全程照看,前往应聘的当地人多望而却步。可当她听说安老院缺人,就辞去莆田市区的家政工作,来到安老院担任起护理员。

我们正聊着,突然听见一位老太的哭声。黄欢云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跑了过去,一手抚摸着老太的头,一手从口袋中掏出纸巾为老太擦拭眼泪,并安慰着。大约过了十来分钟,老太渐渐平静下来,自个看电视去了。

“没事了,老人家和儿子打了个电话,没顺上气。”黄欢云告诉我们,每天除了为老人端屎把尿外,还得好好陪老人聊天。一些子女将父母送到安老院后,感觉就像甩掉了包袱一样。“老人和家里人闹了情绪,就会冲着护理员发脾气。我有时也感到委屈。”黄欢云说,讲话时声音稍微大点,老人就会认为是在凶他们。但现在,她已经慢慢理解了老人的这种表达方式。老人像孩子,也是需要哄的。

她说,因忙于工作等,一些子女和老父母之间的感情淡。眼下老人越来越多,确实需要大家一起来关心,因为大家终究都会有老的一天。老人过得好了,年轻人在外工作也能安心点。因此,在安老院工作,虽然辛苦,但能让多个家庭省心,值了。

至今单身的黄欢云说:“我会一直在这里干下去,除非儿子结婚生子,需要有人照顾,或是遇到一个真心想与我结缘的人。”

说起女儿,黄欢云的眼里闪过一点泪光。原来,她女婿一年前也因病去世,留下一个患有唇腭裂的儿子。

晾晒好衣服、被褥,黄欢云又拿起扫帚打扫起地板来。

见黄欢云一直忙碌着,64岁的老院长杨庆聪称赞道:“她有爱心、有责任心,对待安老院里的老人如同自己亲生父母,一些作为儿女的都不如她。之前有不少护理员受不了老人的折腾,吃不了苦,干几天就走了。而像黄欢云这样的员工,太难找了!”

一天下来,黄欢云奔忙于老人之间,重复着繁杂脏累的护理工作,但不厌其烦。

(湄洲日报 吴伟锋 见习记者 郑已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