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 东南网12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好迷人的海岛啊!”12日,当两岸媒体人一来到湄洲岛的轮渡码头,就被眼前蓝天碧海的美景所陶醉。他们纷纷拿起“长枪短炮”记录这绝美的风光。在湄洲妈祖祖庙群、湄洲妈祖源流馆、天妃故里遗址公园等,记者深入采访,仔细询问,感受妈祖文化的厚重,被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深深打动。 “妈祖,我们来了!” 在冬日暖阳下,来自台湾《人间福报》和《北美世界日报》的沈旭凯、张诒宣夫妇俩开心不已,“这次有机会顺道回故乡采风,还能拜谒妈祖,真是再好不过了。”祖籍莆田的沈旭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在湄洲妈祖祖庙里,沈旭凯夫妇俩拿出专门从台湾带来的香点上,向妈祖金身恭敬地拜了又拜。沈旭凯告诉记者,在他彰化老家旁边有座天后宫,小时候他经常在那儿玩,一直想知道妈祖的发源地在哪里。后来又听曾祖父说自己的祖籍在莆田,很想知道故乡是什么样子的,“这次总算如愿以偿了”。 听说台湾有800多座妈祖庙都是从这里的妈祖祖庙分灵过去,每年来湄洲岛朝圣的台胞达10多万人次,台湾中国时报社副社长张景为感慨地说:“妈祖是两岸和平的使者,是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文化”。在参观湄洲妈祖源流馆时,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魏武说:“真是大开眼界!”在魏武看来,妈祖文化的精髓就是追求和平、展现大爱,也是海洋文化、中华文化、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维系着台胞及全球华人对大陆的情感,也无形中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妈祖文化 创意富矿 2009年10月,妈祖信俗被列入“世遗”,成为大陆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由于妈祖信俗的传播范围广及四海,它以其独有性、不可复制性成为莆田乃至福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 魏武说,这里的海岛旅游资源很丰富,完全可以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参观完妈祖祖庙,了解到莆田还有传统工艺美术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魏武说,这些资源完全可以整合起来,“一定能释放出无穷的活力”。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文汇报党委书记陈振平说,“这里的妈祖文化积淀深厚,又有2亿多海内外信众。妈祖文化创意产业就可以包装妈祖精神,比如妈祖的3D或者4D电影等,把妈祖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再融入科技元素,一定能做大做强。” “妈祖信俗是一种民间信仰,更是一种精神依托。她一直就是我们民族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之一。”台湾中视董事长林圣芳认为,要从文化创意与海丝文化两个方向去思考。从文化创意看,妈祖文化有许多提升的空间,可以把世界性的民间信仰变成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而妈祖保佑平安,鼓励人们去奋斗、去开拓,去探索海洋文明。林圣芳说,在大陆提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妈祖文化更值得研究,妈祖文化与海丝文化两者完全可以进行很好地结合,有很多的互补空间。 听说为传播妈祖文化,湄洲岛积极编排、制作音乐歌舞剧《千秋妈祖》、青春励志剧《骄阳似火》、动漫《妈祖》等影视作品。张景为说,奏响妈祖文化产业曲,就是要重新赋予妈祖文化新的内涵,把这一文化遗产用文化创意包装起来。张景为建议,传播妈祖文化要关注年轻人的需求,“甚至可以尝试跟摇滚乐结合,吸引年轻一代,让它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