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莆田 > 正文 |
果竹林下种“仙草”,产品销路俏 不久前,由仙游县书峰香格佳青黛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50桶货值4000美元的靛蓝,经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后,运往厦门口岸出口韩国。这是仙游生产的建青黛特色农产品首次出口。 《中国药材学》载:“福建所产青黛品质最佳,称建青黛。”仙游是建青黛主产区,种植建青黛原料植物马蓝、加工建青黛的历史已有800多年,品质居同类产品之冠,在安徽亳州、河南安国、江西樟树“中国三大药都”上供不应求。 目前,仙游马蓝草种植面积近千亩,药农年创产值5000多万元。靛蓝(又称青黛染料)以马蓝草为原料加工而成,为制衣布料的一种有机染料。随着人们对绿色 环保产品的需求日盛,以传统工艺制作的靛蓝备受欢迎。 “在枇杷树下就可套种,果园地综合利用的效率可大大提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种植马蓝草每亩每年可增收1.6万元,今年仅书峰乡种植面积就达3000亩。 在仙游县山区乡镇,利用果树、毛竹等植物空间种植药材的随处可见。 在西苑乡前溪村,大学毕业生邹祖涌就在房前屋后的毛竹林下辟出了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山坡上,是一排排翠绿的毛竹林;竹林底下的山石上,一簇簇被誉为“仙草”的铁皮石斛长势喜人。“这种‘仙草’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野生产量有限,繁殖栽培难度极大。”邹祖涌说。2012年, 他大学毕业后,到漳州、泉州、长沙等地考察,发现老家就有得天独厚的铁皮石斛生长环境,随即建起60多亩的基地,引进种苗精心栽培。 如今,1.2万丛铁皮石斛幼苗正茁壮成长,成活率达95%以上,预计3年后就能进入采收期。“按每亩年均采收7.5公斤,每公斤最低2400元的市场价测算,每亩年产值可达到1.8万多元,仅需2年即可收回投资,还有至少采收10年的回报。”邹祖涌说。 看到邹祖涌的成功,村民们也动了心,目前已有150个村民加入合作社,跟着他干。邹祖涌说,他要带着社员把基地扩展到100亩。 相关新闻: 关键是培育种养带头人 东南网12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荣富)靠山吃山,这是过去农村,特别是山区百姓维持温饱的选择。但传统“吃山”的方法简单,不是砍树卖钱,就是砍树种茶种果,破坏了生态不说,收入也因天气、市场变化而难以保障。 不砍树,也致富。发展林下经济,既可生态保护,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值得倡导。 发展林下经济,首先需要政府的规划引导。哪个山区乡镇能种什么、适合种什么,要组织调研、规划,引导群众科学种植。同时,应出台相关奖励机制,比如仙游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就出台了发展林下经济的优惠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林下经济毕竟是件新鲜事,普通群众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这就需要培养种植大户、专业实用人才,让他们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仙游县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关键是培育、造就了一批种养带头人。“效益看得见”的示范引领,让群众自觉加入发展林下经济。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