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记者第一次试乘贵广高铁全记录

2014-12-25 10:11  吴蔚 来源:多彩贵州网  责任编辑:余瑧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袁小娟  吴蔚) 12月23日早上9:20,贵阳北站。等待着体验首次登上贵广高铁的记者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四处拍照。

实物贵阳北站,比图片实在美太多,也壮观太多,果然不愧为西南最大高铁枢纽。

简洁大气的贵阳北站

镶嵌一道红线的贵阳北站,层叠线条构成的屋檐造型,墙面是菱形镂空的花纹,主体建筑简单大气。这些元素是从贵州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鼓楼、花桥中提炼出的“重檐”元素,通过与山水、梯田、瀑布的“层叠”线条的组合变化,勾勒出“贵州印象”。即便在贵阳冬天有些灰蒙蒙的天气下,这栋近似银白的建筑也显得干净利落庄重。

进入宽敞的大厅,安检器正在安装中,落地玻璃正在清洗中,地面在保洁中……,大家紧张有序准备着。电子屏打出贵阳北站欢迎您的字幕。

施工人员正在做地面清洁的工作

细致周到的服务,更文明的生活方式,才是这里的实质。

服务不止理念,文明就在细节中

9:40,白色的和谐号进站,大家上车。身着紫色套装的动妹在门口笑脸相迎。车厢崭新,一排排紫色系座位。但是,大家第一个感叹居然是:车上太暖和了,厚重的大衣围巾都扔到座位上。

“和谐号”驶入贵阳北站

9:45,出发。动妹陈雯宣布禁止吸烟。禁烟,整个旅程中一直被反复强调。甚至厕所,也装上了烟雾报警器。

动车上的小机关很多。座位可以360度旋转,方便熟识的人面对面聊天。一等座位转动后,各自的桌板拼起来可以进行小娱乐。

每节车厢两个厕所两种选择:蹲的或者马桶。如果你超爱玩手机,洗手台有个位置可以放手机。

座位下有充电器插口,“智能手机党”的大救星。这条在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崇山峻岭间穿梭的贵广高铁,新建桥梁510座,隧道238座。由于经过的隧道太多,手机信号不是那么稳定。网上疯传的WiFi没有,用自己手机流量上网不受影响——只要没进入隧道。

第4节车厢和5节车厢连接处有个很大的卫生间专为残疾人和带婴儿的妇女服务。里面有残疾人需要的扶手还有婴儿护理台。在马桶和门口很低的位置,均有急救按钮。

服务不止理念,文明尽在细节。

列车穿过一个个隧道,犹如穿越时光黑洞

9:47,眼前一黑——贵州人都懂的,经过第一个隧道。“黔灵湖”。有人轻轻喊。贵阳市,就这样追风一样,被翻过。

9:54,一辆蓝白相间的温州——贵阳列车停在旁边。看着那些硬卧上的白铺盖卷,顿感乘坐的高铁简直是鸟枪换炮啊。

9:57,贵阳站。行车记录上精确到了57分20秒,货真价实的秒杀。出了贵阳站信号灯最高时速达到100公里,以后逐渐加码到250公里,飞驰广州。

动妹、司机、机械师

动车上最惹眼的当然是年轻美貌的动妹们,乘务长长得像张静初。她们彬彬有礼,服务周到,几乎和空姐没有太大差别。

时速达到248公里时,动妹端着茶递给乘客,依旧优雅。

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动姐”们闲庭信步

让人火速溶解掉那种挤火车被挤成人渣,服务两个字被丢到脑后的火车版交通。

穿着黑色制服的司机也是超帅的。重庆人潘师傅坐在驾驶室高高皮凳子上。他今早六点半就上班了。以前由于贵阳没有高铁,他每年都要出去开一个月的动车“热身”。

绿灯!他口里播报,右手握紧拳头挥出去,食指和中指指向前方又缩回握紧。

动车驾驶员在列车行进中做着各种手势

“各仪表显示正常”。他口里播报,握紧拳头伸直,手指向前面三个仪表盘,然后缩回握紧拳头放下。

整个行程,他就是这样和面前哑然的仪器,前方黄绿灯隧道……聊着天,用各种手势交流着。让人想起王家卫电影中梁朝伟拿着肥皂交流的画面。

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集中注意力。

停车时,潘师傅解释从龙里站出去走的是新线,所以时速达250公里。之前走的是普线改造的线路,要慢一些。

随车机械师在狭小的工作室里监看着列车的运行

随车机械师遵义团溪小伙熊明洋坐在狭小的工作室里,紧盯着面前的屏幕。1989年出生的他工作已经三年,以前是普客乘务员。动车是智能化管理,他到北京培训了一年,一个人负责处理车上所有的机械故障,甚至包括厕所的按钮不灵便。“动车上都是年轻人,大家接受新事物都很快。”

新的岗位带来的挑战,让他十分满意。从动妹到机械师,他们以前共用的标签是“乘务员”。在新的岗位上,你能感受到蓬勃的活力。

贵州的乘客们

 试乘的人们来自贵州龙里、从江、黎平等地。有人玩手机有人玩Ipad有人熟睡……

几位龙里乘客最关心的是去阳朔、桂林和广州旅游。他们也期待着龙里的森林公园、草原能依靠交通的便利火起来。

  来自黎平的成先生与记者交流

来自黎平的成先生更是充满了期待。“黎平的交通发展太快。”他忍不住赞叹。黎平是离贵阳最远的地方,以前他在贵阳读书,坐车要坐两天时间。高速公路通了后,需要五个多小时。最近高铁也通了,只需要一个小时。成先生家乡已经通了飞机,一天一班,但显然他更青睐高铁这种“大众化”出行方式。

“这是我们黎平第一条铁路。”成先生的工作是负责排查黎平铁路沿线的安全隐患。

“好多老百姓没见过火车,涌过来看动车时会有安全隐患。”

“这条铁路对黎平榕江从江的旅游发展将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成先生以前在肇兴古镇工作过,深知旅游业发展的艰难。这次,“古镇也建设得不错了,交通的改善为旅游业发展加分的时候也到了。”

他也告诉记者,好多黎平的老百姓在一段时间肯定抢着坐高铁去广州,两百多块钱就能去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啊。以前黎平的快运到广州需要一天一夜,现在乘坐高铁只需要三个半小时。

高铁,就要实现很多贵州人对美好生活的设想。

参加试乘的“旅客”在列车上用手机分享感受

11:37,试乘的终点站从江到了。鼓楼群标志的广场太美了,完全是拍照的最佳去处。

14:23,返回贵阳北站。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