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台联原专职副会长廖明来获刑 抱怨单位寒碜贪念疯长

2014-12-30 15:2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09年,廖明来(右)向困难台胞送上补助款

东南网12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据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在“台胞之家”网站上,曾经有这么一组老照片:莆田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原专职副会长廖明来,将补助款交到困难台胞手中,笑容温暖。

而在2013年12月,随着莆田市中院审判长“嘭”的一声敲响法槌,站在被告席上的廖明来面如死灰,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判决——因犯贪污罪、受贿罪、信用卡诈骗罪、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没收个人财产19万元,罚金7万元。

廖明来原本有着光明的未来,但如今,因为贪欲膨胀,他最终坠入贪腐的万丈深渊。那么,是什么让他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呢?

“闲”出是非

“内心失衡,总是埋怨自己的单位太寒碜,是被大家遗忘的角落,贪念在心里疯长。”廖明来在忏悔书里写道。

廖明来,1956年4月出生,1979年2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起任莆田市台联专职副会长。莆田市台联属群团组织,在人们眼里是个无权的“清水衙门”,专职副会长(副处级)也是一个“闲职”。廖明来也曾兢兢业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担任专职副会长后,廖明来渐渐地不甘心过清闲的日子。1998年上半年的一天,“好友”朱某找到廖明来,请求将其弟招收为市台联合同工,廖明来爽快答应,很快让朱某如愿以偿,并坦然地收受朱某递上的4万元贿赂款。

贪婪的“潘多拉魔盒”撬开后,廖明来不但来者不拒,甚至开始明目张胆地索取。2000年,廖明来“关照”周某好友的女儿求职,随后先后两次向周某索取钱款7万元。2011年7月,莆田市某煤炭有限公司总经理柯某敲开了廖明来的家门,希望该公司能在莆田市争取免费办公场所,“老练”的廖明来伸出4根手指,对柯某说:“你先打4万元到我的账号上……”

据办案人员介绍,廖明来在任市台联专职副会长期间,先后15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或收受贿赂款共计47.6万元。

“赌”出祸根

“赌博成性,因赌博输掉了100多万元,脑海里只剩一个‘钱’字,想尽一切办法去‘捞钱’。”身陷囹圄,廖明来悔恨不已。

2006年初,廖明来与社会人员吴某混在一起,第一次参与赌博就输掉了40万元,为了翻本,屡赌屡输,屡输屡赌,由于赌博而债台高筑。因欠赌债,家里唯一的房产被变卖,他和家人只得租房居住。因躲赌债,身为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他成了不敢回家的“流浪汉”。因还赌债,填补赌债“窟窿”,他向台胞的“困难补助金”伸出黑手。

2009年11月,廖明来到市委统战部冒领“特困、去世台胞补助经费”1.5万元,通过伪造名册的手段予以侵吞。2011年,廖明来故伎重施,伪造“春节台胞困难补助情况表”,将1.63万元补助款予以侵吞……短短两年时间里,廖明来套取补助、雁过拔毛,将7.26万元非法占为己有。

为筹集赌资,2011年4月,廖明来通过朋友林某介绍,从仙游县榜头镇一公司虚开两张金额合计1.61万元的增值税发票。同年11月,廖明来从涵江一公司虚开了一张金额为2.25万元的增值税发票。廖明来拿到上述3张发票后,背书“购买工艺品赠送台胞”,签上他人姓名,盖上私刻公章,将这些钱收入囊中。

“骗”出悲剧

“如果能把廉政提醒听进耳中、记在心里,何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如今亲人已无家可归,是我毁掉了这一切啊!”提到妻女时,廖明来哽咽着说。

2012年初,莆田市纪委接到一条关于廖明来涉嫌诈骗罪的信访举报线索后,立即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

很快,案情浮出水面,原来在2011年6月,廖明来与商人张某喝茶聊天时,听到张某对当选市政协委员向往已久,而其父因犯抢劫罪正在福清监狱服刑。廖明来明知张某没有资格当选市政协委员,但还是以帮助其当选为幌子,向张某索要“活动经费”5万元。同年8月1日,廖明来又谎称已找到福清监狱监狱长,只要张某付6万元,其父亲在当年中秋节前就可以保外就医。救父心切的张某立即汇款6万元给廖明来。廖明来将上述骗取的钱款全部用于赌博和挥霍。

调查组从查处廖明来骗取他人财物入手,深挖细查了其他问题,包括廖明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银行信用卡恶意透支银行本金19.9万余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