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东圳水库1个多月来完成丈量房屋430户

2015-01-09 10:43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真情换真心,赢民心。

项目所在地的城厢区、常太镇干部大力弘扬“东圳精神”,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用真诚化解一些搬迁群众的抵触情绪;用真情宣传、组织、发动,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松峰村委会主任吴金希1979年在部队里入党,是一名老移民。他告诉记者,村里人绝大部分是1958年修建东圳水库时从水库底搬迁到此地的,经过几十年的耕作发展,村民生活越来越好起来,不想又遇到了此次水库治理搬迁,但村民大多对此表示理解,对搬迁的补偿方案也都比较满意。只是对一些上了年纪又只会种果树的人来说,如何在城里继续谋生确实困扰住他们了。因为城里和村里的生活习惯有很大不同,个别此类村民的搬迁动员工作确实不大好做。“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他作为村干部,又是一名老党员,除了带头搬迁,还要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直到大家打开心结最终理解为止。不但如此,他还发动全村的党员,帮暂时想不通的个别村民一起排忧解难,最终取得群众的支持。大家都觉得,就算是十分合理的诉求,也要通过合法、理性的方式来表达。村里没有出现村民要“说法”不“依法”状况。“虽说我们村搬迁户比其他村要多,但我们搬迁进度不能落后,还要走在前头,全力支持这项民生工程。”吴金希说。

昨日,常太镇镇长、该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郑一将告诉记者,此次搬迁工作的有序推进,得益于党员的带头和群众的支持。自搬迁工作开展以来,镇、村党员不但带头丈量搬迁,还在一线进行宣传动员,及时解读政策,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发挥了模范先锋作用,为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短 评

喜看常太新常态

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牵动上下的民生项目。搬迁,最是突破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令人欣喜的是,在短短的1个多月时间里,常太镇已丈量房屋430户,顺利完成总任务66.7%,未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

跨入2015,当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迎面走来时,常太镇的这种新气象新常态格外暖人暖心,让冬天的人们深深感受到项目建设的缕缕春意。

曾几何时,常太人民为建设东圳水库进行过大规模搬迁,如今在新时期,他们再展新风采,激荡着老区弥足珍贵的精气神,传递着莆阳大地民风民俗的正能量,值得点赞、喝彩、珍惜、弘扬。

当下,征地拆迁,在不少地方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难题和瓶颈。的确,征迁涉及方方面面,十分复杂,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地方发展形象,需要形成合力,攻坚克难。对奋战在一线的同志来说,必须状态进入、工作深入、感情投入,引导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必须严格依法公正办事,保障群众合法利益。

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搬迁工作,无疑也面临这样那样的棘手难题。之所以快速推进,之所以和谐推进,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条是村民的合理诉求合法表达。搬迁过程中,具体情况不同看法不同诉求不同,都难免,属正常,应理解。而村民通过合法途径和理性方式来表达诉求,既体现法治思维、尊法守法,也凝聚共识、促进和谐,而民风之淳、民气之振也自显其间。(湄洲日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