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2015-01-26 11:03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精美的木构架建制。湄洲日报 徐学仕 摄(资料照片) 林中谋说,在他们后人看来,老宅子除了装饰上有精美的木构架建制、圆雕、透雕、平雕等外,更重要的是先人赋予宅子的文化内涵。门窗处布满文人创作的字画作品,文化信息之多,为莆田民居所罕见。老祖宗在建筑上留下了对后人的教诲,这是他们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从这座宅子中走出去众多的大学生,便是后人给祖上送上的一份答卷。 一座建筑不仅是一个艺术精品博物馆,更是一个极佳的传承载体。 然而,这座古民居的保护却倾注了众多人的心血。 马兰顺侨宅所在的下洋片区列入市重点城建改建项目之一,整个片区需要拆迁改造,马兰顺侨宅要不要列入拆迁改造范围? 一边是城市发展建设需要,一边是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两者如何平衡实现共赢?这成了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仅要全力保护,还要发挥古民居在新城中的重要作用。涵江区主要领导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决定原址予以保留。 “指挥部之前曾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选址,试图整体搬迁。”下洋片区改造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王建华介绍说,但是区领导经过再三斟酌,最后还是决定先考虑文化保护,再进行规划建设,为市民留住乡愁。 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有利于保持城市的个性。 王建华指着马兰顺边上的小道说,这条路摩托车都难以通行,消防安全得不到保障。而根据新的片区规划,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一条大马路经过马兰顺附近,外围的道路也将进行合理改造……区委区政府将结合片区改造实际情况,建成一个以马兰顺侨宅为中心的文化广场,和周围的现代商业建筑区相互映衬,让市民在体验现代商业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优秀历史文化的气息。 历经八十载岁月洗礼,这座侨宅依旧褶褶生辉。 (湄洲日报 吴美琳 林亦霞)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