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古民居马兰顺侨宅 见证文化根脉的保护传承

2015-01-26 11:03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精美的木构架建制。湄洲日报 徐学仕 摄(资料照片)

林中谋说,在他们后人看来,老宅子除了装饰上有精美的木构架建制、圆雕、透雕、平雕等外,更重要的是先人赋予宅子的文化内涵。门窗处布满文人创作的字画作品,文化信息之多,为莆田民居所罕见。老祖宗在建筑上留下了对后人的教诲,这是他们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从这座宅子中走出去众多的大学生,便是后人给祖上送上的一份答卷。

一座建筑不仅是一个艺术精品博物馆,更是一个极佳的传承载体。 然而,这座古民居的保护却倾注了众多人的心血。

马兰顺侨宅所在的下洋片区列入市重点城建改建项目之一,整个片区需要拆迁改造,马兰顺侨宅要不要列入拆迁改造范围?

一边是城市发展建设需要,一边是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两者如何平衡实现共赢?这成了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仅要全力保护,还要发挥古民居在新城中的重要作用。涵江区主要领导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决定原址予以保留。

“指挥部之前曾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选址,试图整体搬迁。”下洋片区改造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王建华介绍说,但是区领导经过再三斟酌,最后还是决定先考虑文化保护,再进行规划建设,为市民留住乡愁。

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有利于保持城市的个性。

王建华指着马兰顺边上的小道说,这条路摩托车都难以通行,消防安全得不到保障。而根据新的片区规划,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一条大马路经过马兰顺附近,外围的道路也将进行合理改造……区委区政府将结合片区改造实际情况,建成一个以马兰顺侨宅为中心的文化广场,和周围的现代商业建筑区相互映衬,让市民在体验现代商业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优秀历史文化的气息。

历经八十载岁月洗礼,这座侨宅依旧褶褶生辉。

(湄洲日报 吴美琳 林亦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