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2015-03-14 09:06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陈艳艳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3月11日,在黄石镇沟边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基地上,20多位妇女正在田里整理秧苗地。她们一天有100元的收入,一个农忙季节,能挣到4000多元。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在我市农业基地活跃着上万名“农事钟点工”,他们成为种粮大户的得力助手。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一大批种养大户脱颖而出。但这些种养大户仅靠自己家人劳动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于是他们纷纷把目光转向本村或邻村的闲暇劳动力,根据生产需要招聘“钟点工”。 采访中,一些种粮大户告诉说,以前是各经济作物种植基地上有一批前来做工的“合同工”,多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随着粮食市场前景看好,我市种植水稻等作物的大户越来越多,由于劳动时间较集中且对技术有所要求,所以一些熟悉本地水稻栽培的农村妇女成为这些基地的“主角”。(翁国城)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