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荔城区 > 正文

莆田拱辰街道“进士村”年久失修 古建筑破损严重

2015-03-18 15:52  陈晋 马俊杰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老屋的柱子已腐朽,大部分墙面开裂

东南网3月1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晋/文 马俊杰/图)谈起莆田的历史名村,不少老莆田人都会提到东阳村。这个位于荔城区拱辰街道的历史名村,先后出过11名进士,更有“祖孙父子兄弟叔侄三世五进士”的佳话,东阳村内有多处明清建筑群,1993年被莆田市列入第二批文保单位。

但这样的一个历史名村,如今面临着房屋倒塌、古迹破损等问题,有的古建筑还被当成了临时废料集散地。

古建筑仅存15处 大多年久失修

昨日,记者驱车来到东阳村,在村口看到一个“东阳明清建筑群”的文保牌匾。进到村子里,记者看到一些古建筑门口堆满了工业用的废布条,这些废布条来自附近的加工厂,一些村民将这些废布条以低价卖出。而古建筑的墙壁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牛皮癣”。

在村民刘老太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另一处老屋内。她告诉记者,这座老屋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屋顶横梁刻花精美,但因为年久失修,加上当时村民穷苦,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墙体已经坍塌,“现在的这堵墙是我们自己砌上去的”。

记者从东阳村老协会获悉,该村历史上建造过九宫十八祠,都是典型的莆田本地建筑,悬山顶配红砖红瓦,淇源书院就是其中一座。1993年,东阳明清建筑群被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原先的古建筑现仅存15处,且大多年久失修。

东阳村的先祖陈道潜是明代理学名臣,村里最后一名进士陈池养曾主持重修镇海堤,当时保护了南洋平原20多万亩良田。

邀市专家对村落进行规划保护

对于村里古建筑年久失修的情况,东阳村村委会陈主任说,去年,村民们捐款修缮现有的建筑,有的出一两千元,有的出三五百元,先后筹集到约100万元。“像通礼祠、御史第、德基祠、福海宫、临潮宫等,原来破烂不堪,都进行了修复。”陈主任说,其他建筑群的保护和规划,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

荔城区文管办相关工作人员刘先生表示,东阳村的明清建筑群已被列入保护计划,他们准备邀请市里的文管专家,对建筑群的结构、分布等进行重新审定,并筹划保护和维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