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残疾人当街募捐 莆田市民您是捐还是不捐?

2015-04-01 17:48  李妙珠 陈艳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谢泽冬坐着休息

东南网莆田4月1日讯(实习记者 李妙珠 本网记者 陈艳艳)在汽车站、火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你或许会常常看到这样一些人,手持“残疾证”,见人就出示,咿呀打着哑语,示意募捐,以表对他们的关爱。因为无法确认其是否真为残疾人,捐还是不捐?会让人有些小纠结。

路遇残疾人募捐,捐还是不捐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每次在莆田汽车站乘坐大巴,总会碰上一个手拿残疾人证书的“残疾人”,在车上向乘客索要捐款。“三年前,我捐了几块钱,她送了我一张生肖纸,这都多久过去了,她还在,到底是不是真的残疾人啊?”该网友表示,如果此人并非真残疾,希望相关部门能管一管。

今日早上,在莆田新汽车站发车区域,东南网记者发现一名身穿黑色运动服,身材高挑,年约40多岁的女子,手拿着两个袋子,在发车区域闲逛。该中年女子一旦发现有客车即将发车,便紧跟在乘客后面上车,然后利用司机确认乘客人数的时间,在车厢内拿出一张写有“我是聋哑人,希望社会爱心人士募捐”字样的纸,示意捐款。如果有乘客捐款,她会送上一件“小礼物”。

“不止莆田新汽车站有,我在仙游汽车站坐车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虽然我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但每次都这样,渐渐地会让人讨厌起来,而且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残疾人。”乘客李小姐说。

“这些人即使是真的残疾,但有手有脚,却不自立更生,只想透支人们的爱心,所以我每次都不给捐。”另一名市民表示。

残疾人当街募捐,因嫌打工工资低

对于在莆田汽车站募捐的中年女子,莆田市新汽车站工作人员告诉东南网:“她是莆田涵江人,在汽车站已经很久了,是真的聋哑人,我们也经常免费让她坐车回家。”

经了解,该中年女子名叫谢泽冬,今年47岁,家住莆田涵江三江口镇,在莆田公交东站当街募捐已长达10年之久。据谢女士介绍:其是先天听力语言障碍,其丈夫也同是聋哑人。东南网记者随后从莆田市残疾人联合会证实,谢泽冬确实是听力语言残疾人士。

“原先我在江口镇石庭仁兴鞋厂工作了八年,之后又到西天尾福利鞋厂工作了六七年,后来因为工厂晚上经常加班,自己有胃病受不了,十年前于是来莆田新汽车站卖十二生肖,现在改卖饰品。”谢女士在纸上写道:“有人捐款,我都会送上饰品等小物品,一天大概能募捐到50至80元。”

据谢女士介绍,在汽车站募捐的残疾人不止她一个,还有一些是来自福州及泉州的聋哑人士,年龄比她小。“因为在工厂打工工资低,所以都跑来搞募捐。”

部门:不鼓励残疾人当街募捐

当遇到残疾人手持“残疾证书”当街募捐时,该如何辨别其真伪?

莆田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介绍:正规残疾证需要残疾人携带相应资料到当地的残联进行办理登记,市民遇到索要募捐情况时,可查看残疾人所持的残疾证是否有盖上残联的钢印及公章,残疾证里的姓名、证件号码都是通过机器打印出来的,手写无效。如市民有疑问,应当及时报警或向民政部门反映。建议市民,在未确认之前,为避免上当,切勿轻易给那些所谓“残疾人”钱物。

“对于残疾人当街索要募捐行为,我们是不鼓励的,建议肢体健全尚无工作的残疾人士前往莆田市残疾人联合会办理就业意愿登记,每个月都会举办残疾人招聘会,届时会提醒市民前来参加。”莆田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