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健康网> 新闻 > 正文

老人痴迷养生不吃油盐 媳妇掌勺时一旁全程监督

2015-04-03 16:20   来源:武汉晚报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本报讯(见习记者 明凌翔)“我现在宁可饿肚子,也不愿吃婆婆做的饭。”昨天,家住青山区碧苑花园社区的侯女士抱怨,由于自己的婆婆太注重养生,平时做菜几乎不怎么放盐、放油、放味精,炒出来的菜让人难以下咽。为了不惹婆婆生气,侯女士只好亲自掌勺。结果做饭时,婆婆竟在厨房全程监督,并不时唠叨,侯女士简直没有“勇气”再做下去了。考虑到5岁的女儿正处于长身体关键时期,侯女士一家人如今只好背着婆婆在外“开小灶”。

侯女士的婆婆刚满60岁,由于老伴去年因突发高血压去世,年后便从咸宁老家搬到武汉和儿子、媳妇住在了一起。侯女士说,婆婆以前比较随和,做事也不固执。自从公公去世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于养生、保健特别痴迷,手机上只要是关于养生类的新闻或者食品安全方面的帖子,她几乎是条条必看,条条必转。

然而,侯女士和老公都是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平时两人工作忙,很少在家做饭,婆婆来后主动做起了晚饭。就在3月初,侯女士还跟同事炫耀,称自己再也不用吃外面的“地沟油”了,回家就有现成的热饭菜吃。谁知,侯女士回家刚吃第一口菜,就感觉怪怪的,饭菜几乎没有什么味道。一开始,她以为婆婆是忘了加盐,想到老人好心做饭,为了不伤老人的心,她硬着头皮吃完了,而自己5岁的女儿几乎不怎么动筷子,剩了一大碗饭。

没想到第二天回家,侯女士吃菜依旧感到索然无味,便委婉地问起了婆婆。结果,婆婆的回答让侯女士“大跌眼镜”。婆婆说,自己前两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帖子,说油、盐吃多了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对肾功能也有影响。因此,为了她和子女们的健康,婆婆决定以后炒菜少放盐和油了。

对于婆婆这种做法,侯女士刚开始也表示理解,毕竟老人丧偶不久,情感上还无法适应,偶尔固执一下,做子女的也应该迁就。但是,没有油盐的饭菜确实让人难以下咽,她打算慢慢开导婆婆。结果,婆婆十分固执,在做饭这点上根本不听媳妇的,厨房的盐盒、油壶和味精几乎成了“禁用品”,炒菜时仅靠几滴酱油“意思一下”。侯女士说,自从婆婆开始做饭后,他们一家人的晚饭就没吃好过,一到晚上八九点,女儿就喊饿,身体明显瘦了一圈。

上周末,侯女士趁着自己休息打算亲自掌勺做一顿饭,婆婆却非要在厨房跟她帮忙。侯女士说,本以为可以安心做顿饭,没想到婆婆像个监工一样在旁边站着看,看到自己拿勺挖盐,她就嚷着“少点!少点!”;油还没倒,她就用警告的口气说“要是太油腻,就不吃了!”……整个过程,婆婆在一旁不停地唠叨,让侯女士简直没有“勇气”再做下去。

“当初,考虑到老人丧偶,才提议让她搬过来和自己住一起,没想到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带来这么多的麻烦。”侯女士担心,若因为这个事提出让婆婆搬回去,会影响她跟丈夫的感情。如今,一家人只好背着婆婆,在外面的餐馆“开小灶”。

湖北省营养协会专家、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蔡红琳认为,油、盐摄入过量,会诱发人体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疾病,但也不应该“谈盐色变”。健康的饮食标准是每人每天摄入食盐在6克左右,差不多一勺盐的量,而油一般在25毫升左右为宜。对于讲究的人来说,可以逐步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调整。在她看来,膳食管理最好是循序渐进,炒菜油盐适量即可,不要操之过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