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头条 > 正文

莆田古民居古村落期盼“活”得更精彩

2015-04-12 11:08  陈荣富  林亦霞 吴美琳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王龙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4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荣富 通讯员 林亦霞 吴美琳 )近年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莆田城区内,一些年代久远的古建筑、古民居,没有被拆除,反而还被规划成一处处文化园区,成为新的风景线;乡村里,充满历史气息的古村落正受到关注,并被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焕发生机。然而,再发展的道路还存在大同小异的难题有待突破。

旧城改造:开发为文保让路

近日,记者经过324国道涵江塘北路段,但见一整片旧民房已被拆除。空旷的工地上,唯有涵江圣母玫瑰天主堂得以原址保留下来。

这个教堂是清代道光年间由西班牙传教士始建,占地约五亩。这座哥特式礼拜堂,由8根方柱撑起顶部拼木天穹,两侧罗马式大窗镶嵌着百叶窗扇,尽显西式建筑风格。1993年6月,该教堂被定为市级文保单位。

“这个教堂承载着数代人的记忆,能保留下来,太好了。”住在附近的老人们说。

在城市建设中,古建筑或有特色的古民居被原址保留下来的,不止一座教堂。

与塘北片区相邻的,是正在改造的洋下旧片区,区内的马兰顺侨宅也被原址保护下来。

“这幢楼是我爷爷出资兴建的。”还住在侨宅内的林忠贵已经77岁了,他介绍说,民国初年,爷爷林天顺前往印尼经营自行车店,于20世纪30年代返乡,到涵江下洋村购地而建。因为当时像林天顺这样闯南洋的人被称为“马兰客”,他的侨宅因此得到“马兰顺”的称呼。

这座侨宅展示了20世纪初南洋侨民归乡定居的生活样本,是研究莆仙侨民历史的重要涉侨文物,先后被莆田市、福建省列入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

与马兰顺侨宅一样,在旧城改造中被规划保护下来的还有见证涵江昔日与外界水上通商的“东方廿五坎”店铺,有并列3座3进3落的杨氏古民居,有以红砖、燕尾脊凸显地方特色的“萝苜田”红色建筑群。

涵江区委书记沈伯麟说,当初在做城区规划时,就决定把侨宅、古民居保留下来,并规划建成一个个以侨宅、古社为中心的文化广场,在繁华的商圈呈现浓郁的文化气息,提升城区的文化品位。

古村落:尚待保护利用

“古村落不可再生,一旦破坏就意味着一段鲜活历史的消失。”莆田市文物专家柯凤梅指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村落,尚待努力。

据统计,莆田市登记在册的文物古迹和古民居共有1771处。其中,散落在乡村的文物点有1009处。

走进莆田乡村,红砖建筑随处可见,但为何只有仙游县石苍乡济川村、仙游县盖尾镇前连村、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北岸山亭乡港里村等4个村成为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呢?

“一是当地领导重视不够,不愿申报;二是干部、村民保护意识不强;三是有关部门没进行整体规划利用,导致新村建设只求实用和时尚,破坏了古村落原有的风貌。”莆田市文物办主任连金焰介绍说,此外,保护修缮历史文化名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靠政府财政投入,杯水车薪,难以保护到位。

以仙游县石苍乡济川村为例,这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保存着古寨、古井、古桥、古树、古刹、古楼等古建筑群。北京考古专家到济川考察时曾感慨道:“济川古村历史远追晋唐,现存宋明清文物古迹众多,明清历史建筑保存规模较大,达6万平方米,在国内古村落中极为罕见。”

“我们正着手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已申报省特色景观名村,争创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济川村干部介绍说,但要保护好利用好村里的古建筑,仅靠村里的努力显然不够。一方面,政府还没有设立相关管理机构,保护管理还是以村委会和民间组织为主;另一方面,修葺古建筑、开发建设旅游景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仅靠政府财政支援,也不现实。

与济川一样,获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前连村、洋尾村、港里等名村在建设“幸福家园”“美丽乡村”中,也想利用保护下来的古民居及众多古迹等资源,开辟文化旅游线路。但是,都遇到类似的难题。

“历史文化名村尚且如此,其他拥有古民居的村落,要保护利用好的难度可想而知。”当地文物专家因此强烈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创新文物管理机制,出台文物管理条例,在财政投入的同时,发动热心公益人士捐资修缮保护或鼓励民间资金加盟,共同开发利用。

目前,莆田市正在组织规划、文化、建设等相关部门对历史文化名村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将出台实施方案。

记者点评>>>

莆田在旧城改造中把许多古建筑、古民居原址保留下来,注重城市记忆传承,这种选择让人点赞。

但是,仍有个别地方,只看重眼前利益,拆了古建筑卖地给开发商;仍有一些拥有古建筑、古村落的地方,没有保护意识,不愿意对其善加利用。

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地方领导重视了,才能将文物保护的规划列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才能为保护文物制定政策;相关部门重视了,正如莆田那样,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文物保护联动机制就能顺利启动。倘若能够出台相应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介入,社会各界参与保护、开发、利用文物才会有积极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