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跑站”救助占50%以上 目前尚无监管法律,救助站很无奈 “为了能够解决职业跑站现象,我们在救助的同时,也给他们做思想动员工作,还给他们进行培训,介绍职业,但是收效甚微。”董大姐说,来自安徽的张某光顾救助站数十次,他们之前也给他介绍了一份广告方面的工作,但是张某干了半天就不干了,理由“嫌工资太低”。 “这些人都有劳动能力,但是他们就是不想劳动,总想着不劳而获,或者不断转移地方,让救助站一直养着。”董大姐说,因为跑站人员太多,所以导致跟他们对接的很多企业都不敢接收这些人员了,就怕他们干了几天就跑掉了,所以每年成功介绍到企业务工的受助人员屈指可数。 据了解,近五年时间来,莆田市救助管理站累计救助社会各类困难群众16900多人次。莆田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林文瑞说,他们接收的临时救助人员当中,一半以上属于“职业跑站”人员。“职业跑站”想象成了令全国各地救助站一个无比头痛的问题,成了目前全国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他们就是钻国家救助管理政策的空子,倒卖车票,并到各地救助站要钱,不给就到处告状,说假话,给救助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林文瑞说,许多“跑站”人员甚至还借此在全国各地到处游玩,以此为职业,谋取利益。救助管理站“以人为本,关爱救助”,对“职业跑站”者目前却没有整治的良策。 “我们又不能赶他们走,救助站也没有执法权,所以只能劝导教育。”林文瑞说,目前尚无法律条文明确约束“职业跑站者”,所以救助站主要还是以劝导进行思想教育为主,强制驱逐有可能引发跑站者到社会偷抢,反而会影响到社会治安。 “这些人明明有劳动能力,但就是不想去工作,自身思想存在很多问题,所以除了救助站,全社会也需要共同关注,对他们加强教育。”林文瑞说。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