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黄石文庙保存完好 全国县级以下孔庙只有3处

2015-04-15 15:36  李伟强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主殿大成殿已有千年历史,泮桥和泮池保存完好

东南网4月15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伟强 文/图)

莆田自古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古建筑、古桥、古庙等散布在莆田各地,有些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有些则已消失,只留下文字记载。然而,这些古迹,都承载着当地人的浓浓乡愁。今起,海都莆田新闻版将推出“乡愁,在这里静静安放”系列,带您探寻古迹,回味乡愁。

荔城区黄石镇有座文庙,存唐宋遗址、有明清建筑风格,虽历经千余载,仍保存较为完好。全国县级以下孔庙只有3处,黄石文庙就是其中一处,弥足珍贵。每年考试季均有大量学子到文庙参拜,几经沧桑,文庙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愁。

记者昨从黄石文庙管理处获悉,前不久文庙修缮仪门,下阶段将修缮主殿。

始建于唐代康熙年间重建

记者昨日来到荔城区黄石镇的文庙,穿过一个明清建筑的小木门,修缮一新的仪门出现在记者眼前。

据介绍,黄石文庙创建于唐代,称红泉宫。1512年(明正德七年)改为文庙,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重建。宫殿式,重檐歇山顶,后仅存丹墀、泮桥、照墙等。黄石文庙现存建筑占地面积2376平方米,规模宏大且保存完整,在福建省县区级文庙规格类型中较为少见。

2009年,黄石文庙被批准为福建省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时学子来此观“鱼跃龙门”

记者发现,在黄石文庙里,连贡品都与考举、读书密切关联。在孔子像前的案台上,摆放着日历、书籍、笔等。林文读说,这是提醒学生不要浪费宝贵时间。

“古代学子赶考前都要走泮桥,摸桥上的石狮子,若站在桥上能看到泮池内有鱼跃起来,学子就会中举。”林文读说。

在主殿内,要上前参拜孔子像必须先绕过“独占鳌头”。庙前有良兽巨鳌,只有状元等才可近前摸鳌头,步出中门。“大量学生考试前,也会前来摸鳌头。”林文读说,每年考试季,都有大量学生到黄石文庙参拜。

需加大保护力度

林文读介绍说,近些年来,经过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努力,黄石文庙陆陆续续进行修缮,但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文庙两侧的长廊,保存至今更是难得,可修缮需要大量的经费,目前难以启动。

“黄石文庙是传承孔子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各界都应该重视。”莆田孔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朱桂通对重现黄石文庙原有面貌充满期待。

根据计划,今年内将对主殿大成殿进行修缮,恢复大成殿明清时期原有的面貌。“文庙内孔子的像都是座像,后期也将更换。”林文读说,大成殿修缮完成后将进行开发利用,在大成殿内举行各种孔子礼俗活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