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莆田 > 正文 |
城市: 家庭病房市场化服务 “爷爷,您试试看,用鼻子吸气,再用嘴巴慢慢呼出……”在厦门市莲前街道前埔北社区的黄长庆老人家中,医疗社工高珊正在教患有肺气肿的黄长庆老人一套呼吸体操,纠正老人不正确的呼吸方式。 76岁的黄长庆患有肺气肿、冠心病等疾病,加上腿脚不便,老人上医院不方便。前埔北社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为社区23位失能、失智的老人提供“家庭病房”服务。 高珊告诉记者:“我们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建了健康档案,对他们身体状况进行登记、跟踪,平时定期探访,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疗服务。” 从大医院退休的郭衍樑医师在厦门齐安社区门诊部服务了9年,附近的社区时有居家失能老人患有严重褥疮,老人们上医院不方便。郭医师总是带着器械上门为老人治疗换药。“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医生,是老人的福气,也是我们家人的福气!”许多失能老人的亲属由衷地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福州、厦门等城市已经陆续采用政府购买、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入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满足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居家照料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福州市台江区在全省率先施行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基本单位,对社区居民家庭实行分片管理。每个团队由一名责任医生、一名责任护士、一名预防保健人员组成(俗称“片医”)。失能老人只要一个电话就能找到“片医”,诊病问药;若有需求,“片医”还可上门服务,开展家庭病床、临终关怀等特需服务。 由于二元结构的性质,城乡失能老年人自身的资源禀赋有很大差异。厦门、福州等较大城市中有相对丰富的资源,政府亦较为重视,因此城市失能老人在寻求社会支持中还会有更多的选择;但在二三线城市,因多种原因,目前大多社区在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照料护理服务上尚未起步,社会化专业化护理服务业发展更是严重滞后。 编后>>> 激发潜力解难题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每年急剧增长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而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在短期内很难迅速完善,从现有的条件看,只有激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大服务板块的多方潜力,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 近年来,厦门、福州、泉州和莆田等一些地方对破解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难题有所探索实践,取得了不错效果。与失能老人家庭结对提供服务,使失能老人得到较好照顾;家庭病房市场化服务,虽然不能满足失能老人的所有需求,但也大大方便了居家失能老人的生活,至少大部分半失能老人可以安心留在家里养老。 有关专家则建议,司法部门需进一步厘清养老院等服务单位与老人之间的责权关系,减少养老服务单位的经营风险,提高他们接受失能老人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鼓励养老院等服务单位设置专业护理人员和必要的医疗设备,至少让半失能老人可以在养老院等服务单位得到照顾。 养老院等服务单位也应从管理入手,整合现有团队,提高服务水平,对不同护理等级的老人,分不同时段进行不同护理,实行精细化管理,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也使失能老人能得到较好照顾。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