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海峡两岸十年艺博路 台湾资深参展者解读艺博会

2015-04-29 19:24  陈思华 陈淑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龙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http://pt.fjsen.com/dnsp/2015042901.flv

东南网:作为莆田艺博会这十年的参与者、见证者,您觉得海峡两岸工艺品在这十年有什么发展变化?

张家琪:市场在变化,那我们这些艺术品工作者也都跟着变化。这其中包括工艺品的基本技能、形体设计的变化等等。文化无疆界,海峡两岸在工艺美术品创作中有很多共通之处,反映了中华民族臻善臻美的艺术心灵,寄托了两岸同胞共同的感情,它是两岸共同的宝贵财富。

就台湾工艺品而言,这十年我们不单单在传统上面做一些变化,我们更注重从人物、动物的造型之外赋予一些思想在里面。至于当代造型的部分,我们将作品与国际接轨,此次展位的展品就突出这块,这个部分是我们所期待的,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跟当地的政府做传承的接轨。

东南网:对莆田本土的工艺品发展定位,您是怎么看待的?

张家琪:莆田的工艺品发展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近几年,在莆田檀、沉香等市场发展的影响下,可能有一些变化,但未来的莆田市场我想还是会回归到本位。具体体现在雕塑、雕刻上面,而且我个人认为宗教方面可能会有更多的突破。因为人在经济、文化发展之后会有虔诚的宗教信仰,这个就延伸到这么多年的道教、佛教建筑物上面。

东南网:今年的展品主题较往年有何不同? 

张家琪: 我们台湾文化产业联盟经过十年参会的见证、思索,今年拟展会主题“传统与当代的对话”。 当代艺术家经过正统科学、逻辑的训练之后,不管对于材质的运用,还是技艺的娴熟程度,创新力主要来自生活。比如说人物可以很简单地刻,也可以很复杂地刻,人物可以用变形的方式,也可以用很传统的方式,工艺品既要结合传统的色彩,又要符合当代的特性。

此外,台湾的工艺作品不但具有中国传统工艺作品的特点,还深受日本和欧美美学因素影响,相信会让观众耳目一新。

木雕作品(三)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