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正文

“终身追责”不该是生态保护的休止符

2015-05-08 11:44  王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完善责任追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5月6日 《新京报》)

中央一直在强调不要“带血的GDP”,要实现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治霾的步伐也一刻没有停歇,但是我们依然吃着“镉大米”,喝着“红豆水”,生活在十面霾伏的环境中。原因是什么?是干部扭曲的政绩观仍旧没有改变,生态环境建设依然要屈服于GDP的增长。

《意见》的出台无疑为人们打上强心剂,“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这样的规定既是给领导干部念了一道紧箍咒,又为生态文明建设架上硬杠杠。不过,“终身追责”绝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休止符,而是吹响了环境保护的冲锋号。

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却没能挡住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的步伐,中央再三强调,也没能转变地方领导干部陈旧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如此停滞不前的局面,倒逼中央必须要重拳出击了,我们对《意见》如何落实充满期待,当然也少不了些许担忧。怎样才能防止“终身追责”成为改善环境的休止符?笔者认为,还得尽快出台配套制度。

首先要明确破坏资源环境生态的轻重程度。《意见》规定,“对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干部实行终身追责”,那是否意味着没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就可以不被追责?又或者说,根据破坏程度的轻重来界定追责的程度?这些都是群众关心,相关部门应该细化的问题。

其次要对违规官员如何追责做出明确规定。对违规的干部进行追责,是根据责任的不同而区别对待,还是法规面前人人平等?终身追责又是怎样的追法?是降职、调离还是免职?这些应该尽快予以明确,以此来保证《意见》顺利实施。

最后要完善信息公开、公众监督制度。除了对干部的“终身追责”还应配套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考评机制,将相关制度融合到干部的日常考核中去。同时,要实时公开相关考核结果、畅通公众监督渠道,使得对干部行为的监管不留死角。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