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荔城文化馆不愧国家一级 接地气传播城市文化

2015-05-28 10:14  陈艳艳 郭晓晖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

建立非遗展示厅

申报抢救传统技艺列入省非遗

除了做好艺术扶贫,提升群众文化、精神文明等方面,荔城区文化馆为该区非遗保护方面也作了突出的贡献。

2004年,荔城区文化馆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这是福建省首家县区级非遗展示厅,也是本地区首家把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结集编辑出版。据统计,目前,该区现有《莆田九鲤灯舞》《惠洋十音》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澄瀛高跷》《妈祖信俗》等省级非遗项目8个;《梆鼓咚》等市级非遗项目32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7名。

在8个省级非遗项目中,有一项技术是全省唯一稀有的传统技艺,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但它却险些失传,也几乎快被人所遗忘,所幸被及时抢救保护了下来。

2010年,荔城区文化馆在选择项目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无意间得知并观看了“壶山砂花”这一技艺。眼看传统手工技艺展示形式日渐衰微,出现濒危状况,该馆认为应采取保护性的抢救措施。在对“壶山砂花”进行普查、调研后,“壶山砂花”技艺申报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该技艺毫无悬念地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非遗展厅内的国家级项目《惠洋十音》乐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