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宜居莆田网 > 正文

莆田楼市旺销不再 现房销售增多

2015-05-29 16:28  洪德木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现房销售楼盘越来越多

东南网5月2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洪德木 文/图)

核心提示 在2015年的莆田楼市中,由于房源去化速度变慢,导致楼盘库存量变高,官方数据显示,库存量甚至一度累积到3万多套。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由于政策要求等因素,工程建设并不会停止,由此,整个市场开始转向了另外一种现状,那就是不少楼盘从销售期房转入不得不销售现房的状态。记者走访中也发现,不少本地房企开发的楼盘进入现房或准现房销售时,整个市场的楼盘销售速度逐渐变慢,最终楼盘的推盘节奏也变得更加缓慢。

期房转入现房销售 开发商资金吃紧

与期房相比,现房、准现房最大的优势就是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已经完工的小区大致轮廓、房型结构,购房者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同时规避了期房风险,节省了交房时间,省时省事。当然,对于开发商来说,进行现房、准现房销售,意味着在楼盘建设时,其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的资金,没办法很快地从销售金额中流动。在销售期房时,可以通过预售资金进行循环运作,销售现房、准现房却使得这种开发模式的投入时间变长。一般来说,在正常的市场开发当中,开发商更愿意销售期房以形成更好的开发运作资金流。

在2015年的莆田楼市中,不少楼盘的建设速度不变而销售速度却变慢,最终进入了现房、准现房的销售模式。在市中心一本地房企开发的楼盘营销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身楼盘虽然是从2013年首次开盘,但是在开盘之前就建设了很久,所以经过一段不长的销售时间之后,就开始转化为现房销售,“目前还剩十几套,这些在售的房源全部是现房,也属于尾盘销售”。

在城东的另一个楼盘营销中心,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供应的楼盘是在2014年5月份开盘的,经过一年的销售之后,目前还剩三十几套,约占全部房源的四分之一,全部为现房销售。而据记者了解,事实上,早在开盘之前,楼盘的建设就已经到了地面好多层,在可以进入期房销售的时候并没有马上就开盘。

蓄客期变得更长 买房优惠空间变大

在房地产行业中,每个楼盘推出新品,都需要有一段时间的准备过程,这段时间被称为“蓄客期”。以往根据楼盘的建设进度结合良好的时间节点,每年的“五一”、“十一”、“春节”,都会出现扎堆开盘的情况,但在2015年已经过去的5个月当中,扎堆开盘的现象却不再出现。甚至是属于销售旺季的“五一节”期间,也鲜有楼盘推出新品,而是把节假日期间当作蓄客时间使用。

在楼市处于积极市场的时候,一般从开始蓄客到最终开盘,大多数时间为两个月左右。在2015年的本地楼市中,这一时间段却变得更长。以市区一体量较大的楼盘为例,在不包含安置房的情况下,楼盘销售的商品房为6栋,在2013年开盘1栋,在2014年开盘3栋。在记者近日的走访中,楼盘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已经开盘的这4栋都还有房源在售,且另外两栋的蓄客现状并不如意,具体开盘时间还得考虑最终的蓄客状况。

事实上,由于楼市发展走向平稳,且在2014年出现部分楼盘降价的情况下,更多的买房一族在观望中也希望房价能有所下降。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莆田在售的不少楼盘销售时间变得越来越长,有些楼盘由此进入现房、准现房销售。不少开发商也坦言,这也给购房者带来更多选择的机会,同时,为了提高楼盘的去化速度,开发商在买房优惠、买房折扣方面也会有更大的让利空间。

抵押权关系用借条是否有效?

荔城区陈先生:朋友向我借钱,用房子作为抵押,我们之间只是通过写借条的形式完成房子的抵押。请问,以后要是出了问题,我可以拿到他家的房子吗?

答:房屋抵押权需要到相关部门去办理登记才能确立,仅仅是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是没办法实现抵押权的。

二手房买卖,卖方反悔,买方会得到哪些赔偿?

城厢区赵先生:我通过中介买了一套二手房,且已经签订了合同,付了一万元的定金,但后来卖方又反悔了,我如果上诉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合同,是否会成功?

答:在买方与卖方合同签订生效之后,各方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如果不能继续履行,您可以向卖方主张赔偿因卖方违约给您造成的损失。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