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海产品因含毒素被暂停上市 部门:不必过于恐慌

2015-06-02 22:19  王龙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网友供图

 东南网莆田6月2日讯(本网记者 王龙风)6月2日,一份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下发的传真电报”在莆田各大论坛疯传,电报中紧急通知“立即暂停莆田秀屿区平海镇平海村海区牡蛎产品和月塘乡西园村海区缢蛏产品起捕上市”,原因是这两种样品含有腹泻性贝类毒素。这一电报内容传开后,立即引发了众多网友对环境污染的猜测和恐慌。对此,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表示,市民不必太过于恐慌,毒素主要因目前正值海水水温逐渐升高的季节,海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加快,贝类摄食了该海区中含有毒素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导致体内含有腹泻性贝类毒素。目前,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已按省海洋与渔业厅的要求,通知相关养殖户暂停起捕上市。

 今日,东南网记者从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5月27日,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采集秀屿区的2015年度海水贝类产品卫生监测样品24份,除平海镇平海村的1份太平洋牡蛎和月塘乡西园村的1份缢蛏检出0.05mu/g的微量腹泻性贝类毒素外,其他样品均无问题。

 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表示,一接到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禁止起捕捞上述两个海区的相关产品传真电报后,市县两级海洋与渔业部门高度重视,立即行动,马上通知相关养殖户暂停起捕上市。5月30日一早,秀屿区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赴现场开展监管,加强巡查工作,严禁起捕,并一直派员在平海镇平海村、月塘乡西园村驻点值守,严禁该海区牡蛎、缢蛏产品捕捞上市。同时,省海洋环境与渔业监测中心对上述两个海区的牡蛎和缢蛏进行加密监测,每周一次,“明天,即6月3日,省海洋环境与渔业监测中心将继续到秀屿区采样监测。”

 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介绍,平海镇平海村检测出毒素的1份太平洋牡蛎是平海村海区今年试养的太平洋牡蛎,数量极少;缢蛏是西园村的一口池塘中养殖的中小规格缢蛏。太平洋牡蛎和缢蛏是滤食性贝类,主要摄食海水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因目前正值海水水温逐渐升高的季节,海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加快,贝类摄食了该海区中含有毒素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导致体内含有腹泻性贝类毒素。

 针对此事,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已经开始每周加密监测一次,直至未检出腹泻性贝类毒素。一旦未检出腹泻性贝类毒素,即可起捕上市。

 对此,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提醒市民不必太过于恐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