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 第14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全体人员 ![]() 谢泽铨和黄峰黎夫妇 东南网莆田6月3日讯(通讯员 黄晓梅)6月6日,福建省的第14批援助博茨瓦纳医疗队即将出发,前往登上非洲的土地了。作为这次福建省援博茨瓦纳医疗队的其中成员,莆田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谢泽铨和神经内科的黄峰黎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值得安慰的是,他们是这批医疗队中为数不多的一对医生夫妻,但令他们牵肠挂肚的是,那个未满三周岁的孩子,“两年不能陪在孩子身边,真的有些难以割舍,不过等我们老了,还能回忆一下这段不平凡的特殊经历。” 据了解,从1981年至今,中国医疗队已在这个南部非洲国家走过了34年。34年来,一批批中国医疗队员直面艾滋病魔威胁,以精湛医术和高度敬业精神赢得博茨瓦纳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信赖,成为当地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医疗力量,成为绽放在中博之间的友谊之花。 6月6日,福建第14批中国医疗队即将出发前往非洲,被派驻在博茨瓦纳两家最大的公立医院——公主玛丽娜医院和仰加奎医院。此次配备的41名中国医生和护士,其中有两名是医生是莆田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谢泽铨和神经内科的黄峰黎。他们提供的医疗服务包括内科、普外、泌尿、胸外、神经外科、妇产科、麻醉、儿科、耳鼻喉科、针灸科、骨科、放射科、肿瘤科、针灸以及整体护理等。 泌尿外科医生谢泽铨说,经过一年的培训,他顺利通过了面试,正式成为援博医疗人员,之后他将被派去仰加奎医院。该院目前只有1名泌尿外科医生,他过去后,就有2名,这样一个医生可交替轮流值一周的班。 在正式成为援博医疗人员之前,谢泽铨和黄峰黎曾经无数次想像过,之后他们不仅要面临语言和工作上的压力,还要面对随时可能的风险。 根据博茨瓦纳官方统计,在15岁至49岁人口中,艾滋病感染率超过25%。作为医护人员,他们最清楚通过医疗器械接触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险。而博茨瓦纳艾滋病并发的结核病人也十分常见,这也是医护人员一大健康威胁。此外,人身安全,也是他们担忧的事情,尤其是近年来周边国家流入的非法移民日益增多,给博社会安全带来较大压力。 但值得些许安慰的是,谢泽铨和黄峰黎是这批医疗队里为数不多的一对医生夫妻,“至少我们还可以互相扶持和照顾”。不过,越离出发的日子越近,他们就更加挂念那个未满三周岁的孩子,“我们已经把孩子送回江西老家,让老人看护,但毕竟要去2年,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办法陪在孩子身边,真的有些舍不得。” “不过,其实我们也并没有那么伟大和高尚,因总要有人去,总要有人牺牲,而且我们出去了,就不再是个体,而是代表着中国。”谢泽铨说,未来援博的2年时间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和家人能好好的,自己则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多发表一些文章。 而对于黄峰黎来说,为了支持和帮助爱人,加入了援博队伍她义无反顾。这对一个刚30岁出头的母亲来说,需要非凡的勇气和力量。但她只是淡淡地笑着说:“常人一般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应该不会去非洲,既然我们选择了援博,自然有苦也有乐,希望我们能给当地人做些服务,代表中国人,体现现在中国的发展成就及技术水平。等我们老了,还能回忆一下这段不平凡的特殊经历。”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