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健康网> 新闻 > 正文

评论:药品涨价也不是“狼来了”

2015-06-16 14:58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药价之外,我们还应关注如何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从体制机制上理顺药品、医药费用管理体系。

自6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这是我国近20年来首次大刀阔斧地废除管制药价的文件和措施。没想到,新政实施不过十来天,就有媒体曝出多种药品涨价。多年来医院以药养医的“畸形”状态下,我们百姓一听到“涨价”二字,便条件反射似地惊呼“狼来了”,认为只有药价一降再降,我们的看病贵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但其实我们在警惕药品“任性”涨价同时,还要了解到,药品价格过低并非是好事,我们还要知道,看病花费是否合理不单单只有药品价格这一环节起作用,还有医保体制的完善等等多方面因素。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媒体的带动下,大家都在集体回忆一些廉价经典药,因为受管控这些药品价格低廉,药企放弃生产,多种药品一度短缺。比如治疗甲亢病的廉价常用药——甲巯咪唑片,曾在全国闹“药荒”,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产甲巯咪唑片因价格较低(之前每瓶100片仅售1-2元)是甲亢患者的首选,但该药品利润空间小,药企失去生产动力。从2012年底,甲巯咪唑片在全国范围内接连断货,和甲巯咪唑片遭受同样命运的,还有鱼精蛋白。2011年9月中旬,鱼精蛋白短缺事件先后在京沪爆发,大小医院手术叫停,医生连夜奔走借药。甲巯咪唑和鱼精蛋白这两种药经历的,正是近年许多廉价药的“共同命运”。当便宜到没有利润乃至亏本时,等待它的命运就是自动停产或者改头换面。据统计,已消失的5元以下廉价药,占到常用廉价药的近三成。

廉价药因为市场价低于成本,企业选择退市算是有道德底线的。还记得几年前,有“普药大王”之称的四川蜀中制药涉嫌造假,用苹果皮制作板蓝根,以降低成本。被国家药监局查出,整条中成药生产线被责令停产。在问题曝光之前,蜀中制药出产的药品价格基本是这样:8分钱一支的藿香正气水,1毛钱一包的板蓝根冲剂,6毛钱一瓶的复方丹参片。便宜是便宜,可你敢买吗?

在定价改革后,这些“物美价廉”的药品将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定价,这就给很多低价药品的生产创造了政策空间。为让经典好药重回市场,涨价在所难免,药品涨价也不是“狼来了”。仅凭单方面的药品降价手段,很难避免药品费用的降低与检查治疗费用的上升共存,最终患者支付的看病总费用并不会出现根本性改变。药价之外,我们还应关注如何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从体制机制上理顺药品、医药费用管理体系。

正如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就此事谈到的那样:“群众的药品费用负担并不仅仅取决于药品价格,还取决于用药结构和医保保障水平。在理顺药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医疗行为的监管,实现合理医疗(包括合理用药),改善用药结构,有效降低药品费用支出。同时,医保基金可以结合群众的承受能力,对价格合理上涨的药品适当提高保障水平,就可以保障群众负担基本不会增加。”

李劼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