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非遗申报也能“包办过关”?实为诱导骗钱

2015-07-30 16:35  陈盛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7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盛钟)近日,海都记者接到市民报料,有人借莆田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名义,以所谓的“非遗专家”为噱头,向申报非遗项目的单位或个人自荐包写文本、包办申报,声称可以“包办过关”,并以此收取高额费用。对此,市非遗保护中心表示,非遗项目申报程序严格,所谓的“包办过关”实为诱导骗钱,希望相关申报单位不要上当。

“非遗专家”声称可包办申报

今年年初,莆田市部署开展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申报项目须为已列入县区(管委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价值、具备三代以上传承谱系、百年以上传承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市46个项目参与申报,最终,经过专家实地调研,初步筛选出34个申报项目。不过,这些项目最终能否申报成功还要经过专家最后的论证。今年6月下旬,为了推进申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当地文化主管部门还在市群众艺术馆举办了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业务培训班。

据一位参与非遗项目申报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培训过后,他们收到了几条信息,有人声称是市非遗保护中心的“非遗专家”,可以包写非遗项目申报文本甚至可以包办申报工作,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还可以“包办过关”。“非遗项目也能包办?我觉得这很不靠谱,就向文化部门反映了此事。”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非遗中心未委托任何机构包办

对此,莆田市非遗保护中心发出声明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是由政府组织的对传统文化保护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该中心从未委托或指定任何社会机构或个人为项目申报代写文本、收取费用,更不允许有“包办过关”的行为。希望各项目申报单位、个人互相转告,切不要偏听偏信,用钱找关系走歪路。

声明还表示,如有发现社会机构、个人打着“悉熟领导、包打关系、包办过关”的说法,可直接向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市文广局纪检组、监察室举报。如有发现申报单位通过支付高额费用,谋取通过所谓的“包办过关”等违规行为获取申报的,将予以暂缓甚至取消申报资格。举报电话:0594-2626260。

莆田市是我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孕育了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市现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及市级非遗项目共计224个,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项(妈祖信俗),国家级10项,省级34项,市级179项,各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初步形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