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滑爽泗粉浓浓儿时味 制作工艺繁杂有消亡趋势

2015-09-23 17:1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冷却好的泗粉被分成小份

东南网9月23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小芳/文 马俊杰/图)扁担吆喝声,冒着热气的泗粉,配上满是油香味的香椿,孩子们从家中拿着瓷碗奔出,从老汉手中接过满满的一碗汤泗粉,这一幕不知存在于多少莆田人的儿时记忆中。

莆田泗粉,又名赐粉、索粉,是兴化地区的传统小吃。因其外观状若鼻涕,故名泗粉。相传唐玄宗品尝莆仙的豆丸时,感其鲜嫩味美,于是将宫中的索粉赐予江梅妃的家乡莆田,寓意同享浩荡皇恩。莆仙盛产地瓜粉,于是将索粉的原料加以改进成赐粉,寓皇帝赏赐之意。

煮熟的泗粉倒入冷水中冷却
加入调料,一碗香喷喷的拌泗粉令人垂涎

淀粉和水的比例是秘诀

昨日,记者来到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村龙花自然村,王正忠与师傅阿辉展示了泗粉制作的整个过程。王正忠说,泗粉的主要原料就是地瓜淀粉,一般选用放置半年至一年的淀粉为佳。淀粉加水揉和是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工序,一般不对外展示。揉和前,王正忠先用开水泡了一些淀粉,准备在揉和过程中渐渐加入。他强调,如果少了这一步骤,泗粉是绝对做不成的。揉和时,根据黏稠度不断往里加入冷水。据介绍,淀粉和水的比例是要靠长年经验积累的,也是不可外传的商业机密。揉和十几分钟后,等到淀粉不沾手、不粘盆就完成了。

第二道工序便是入锅煮熟。大火将锅内水温烧至95℃~98℃,揉好的面团放入漏桶中拉伸成形进入沸水中。等泗粉浮上来时就可捞出,并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10分钟左右,这样可提高弹性,且不会粘在一起。

刚制作出炉的泗粉弹性十足如皮筋一般,王正忠说,这样吃起来根本就嚼不烂。成品要放置在通风处回生回软2个小时左右,让其自动达到最佳的口感,这也是泗粉不同于其他小吃的一个独特之处。

鼎盛时 几乎家家都会做

王正忠去年和师傅学习后,便自己在涵江前街开了一家小吃店,泗粉是店里的主打品。他说,泗粉口感爽滑、汤清味醇、解暑御寒、四季皆宜,是不少莆田人的钟爱小吃,现在店里一天能卖出近200碗的泗粉。

令王正忠担忧的是,泗粉的制作工艺目前在渐渐消逝。据其讲述,涵江现在能找到泗粉的地方太少了,这也是王正忠学艺的一个原因,其希望可以将泗粉的工艺传承下来。师傅阿辉告诉记者,黄石镇龙花村是莆田泗粉的发源地,鼎盛时期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做。大约8年前,制作的人家越来越少了,从以前的120多户到现在只剩下十几户。“制作过程费时费力,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了。”阿辉师徒都觉得,现在泗粉的纯手工制作工艺已在渐渐消亡。

莆田市文管办工作人员表示,龙花村的村民可向文化部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会对此进行评估保护。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