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道德模范评选> 道德模范“故事会” > 正文 |
图为我市全国道德模范陈建霞接受少先队员献花 陈建霞,一位党的好女儿。几十年来,她用慈母情怀,养育着一群从小就没爹没娘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她以孝女之心,陪伴着一批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他们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日子;她视助残事业如生命,多方筹集1000多万元爱心款,将福利院改造成“人间天堂”。人们都说,她是孤寡老人的“乖女儿”、弃婴的“好妈妈”。其实,她是爱的使者、是亲情的化身、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孤寡老人的“乖女儿” 1992年,33岁的陈建霞调到仙游县福利院工作。 福利院的条件十分简陋,三座旧庙改造成的院房,生活着近百位孤寡老人和一些弃婴。院民年纪最大的已逾九旬,最小的才几个月。福利院里没有专职护理员,所有的护理工作都由13名工作人员兼职,吃喝拉撒,生老病痛,无所不包。面对那一群非亲非戚、生活不能自理孤残人员的护理工作,真让人望而却步!陈建霞却主动揽下脏活累活,把老人当亲人一样悉心侍候,且整天笑呵呵地忙着。 院民庄富治,经常大小便失禁,连亲生女儿都嫌脏。陈建霞总是毫不犹豫地顶着恶臭上前,连哄带拉地把老人扶到浴池边,帮她洗澡更衣,冲刷地板。这位老人百岁后,她还帮着尽了孝道。老人的女儿事后愧疚地说:“我这个当儿女的真的自愧不如啊!” 孤寡老人连庆年逾九旬,双眼全盲,平时性格怪僻。一天,自己折腾摔倒了,卧床不起,哭闹不停。“人老了,难免性格变孤僻,何况盲人。”陈建霞心里充满同情地说,她主动接近这位老人,并加以悉心侍候。老人临终前轻唤着“阿霞、阿霞!”不舍离去。陈建霞把这位老人抱在怀里,头枕在自己的手臂上,让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接着,陈建霞又为他最后一次梳头、修容、穿衣。 与孤寡老人相处,就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陈建霞总是忙里抽空,一边和老人们聊天,一边拿出随身带的指甲剪帮老人们修剪指甲。有一次,她和老人们聊天,了解到一件事:理发难。细心的陈建霞听了记在心头,她算了一笔账:院里100多号人,每人平均一个月理一次头,每次3元钱,一年下来就得花3000多元。为了省下这3000多元钱,陈建霞自费买了理发工具,学会理发,每月义务为院民理发两次。后来,陈建霞又买来了缝纫机和城市裁剪刀,专门为老人孩子们缝衣服及制作福利院里的床罩窗帘等。剃头刀、剃须刀、缝纫机和剪刀,成了四件“宝”至今仍摆放在陈建霞简陋的办公室里。 陈建霞用爱心为孤寡老人托起一轮灿烂的夕阳。70多岁的痴呆老人欧永来,整天爱跟在陈建霞后面唠唠叨叨,她从不厌烦,总是与她有来有往。院里的陈清泉夫妻都已80多岁,又瞎又呆,他俩不要别人护理,有事专叫“阿霞”!陈建霞就像哄小孩一样,给他们料理大小便,换衣服、洗被子,千方百计让他们过得顺心、开心。有天夜里,陈清泉晕倒在地,危在旦夕,陈建霞听到消息,半夜披衣冲出家门,把他送往县医院抢救,夺回了生命。有位92岁的“榜头妈”,无依无靠。陈建霞常常帮她洗澡、梳头,熬药喂汤,细心照顾。老人家耳背,陈建霞就凑在她耳边一遍又一遍地说,直至老人听懂。老人家十分感激地恳求陈建霞当她的“女儿”。 弃婴的“好妈妈” 在福利院中,大多数弃婴体弱多病。陈建霞在残疾弃婴身上倾注了更多的母爱,把这些孩子都当作自己亲生的孩子看待。 1988年出生的仙民英一出生就没有耳朵,刚来到人世仅36天,就被丢在福利院门口。福利院就以仙游的“仙”字为姓,取名“民英”,一把屎一把尿把她拉扯大。仙民英7岁那年,缠着陈建霞,想上学。为了让她上学,陈建霞牵着仙民英,从民政部门跑到教育部门,从教育部门又跑到学校,不知跨了多少个门槛,磨破嘴皮,好不容易有一所学校肯接收。她高兴得跳起来,比自己子女上学还激动! 仙民英8岁那年出麻疹,发高烧,直抽筋。建霞赶忙背上民英到医院求诊,像照料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煎清凉解毒药、熬滋补营养品,细心照料了近一个月,才使仙民英的病情有了好转。这期间,为了给生病的仙民英换换口味,陈建霞特地从街上买了馄饨回家煮好,打算带到福利院。谁知放学回家的儿子看到桌上香喷喷的馄饨,以为是妈妈做给他吃的,二话没说端起就想吃。陈建霞看到了,连忙阻止。他哄着儿子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孩子,刚来到人世仅有36天,就被丢在福利院门口……”儿子听了懂事地说:“妈妈,你快把馄饨给小妹妹送去!” 出院那天,懂事的仙民英一头扑在陈建霞怀里,凝望她深情地说:“如果我有像你这样的好妈妈,那该多好呀!”听了幼小心灵的呼唤,陈建霞噙着热泪抚摸着她的额头,安慰说:“好孩子,你会有的,一定会有的。”仙民英在陈建霞悉心照料下逐渐长大了。2002年,仙民英参加“福建省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赛,一举夺得100米短跑和铅球两块金牌。如今,仙民英已经有了一个自己的幸福小家庭。 为了减轻政府负担,也为了给弃婴寻找个新家,陈建霞还为不能生育的夫妇做“送子观音”。她通过各类渠道做社会调查,然后把弃婴送交给具有抚养能力和爱心且符合收养规定的人去抚养,并定期看望孩子,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许多经她手中送出的弃婴,都幸福地茁壮成长。就是出现意外,她也会负责到底。陈凯就是其中一位。2002年的一天,一位好心的警察叔叔把他送进了仙游县福利院。陈建霞热心地收留了他。考虑到年纪尚幼,为了让他能健康地成长,让他感受家的温暖,陈建霞好不容易为他联系上城关一个领养家庭。然而几年后,其领养的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把他送回福利院。那年,陈凯才9岁。为了把他培养成人,陈建霞把他送到附近一所小学读书。为了让他有个好未来,陈建霞得悉莆田戏曲班招生的消息,就去找莆仙戏班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少媛帮忙,请求她务必收下陈凯这个特殊的学生。莆田戏曲班的掌门人王少媛决定伸出援手,破例帮上这个忙。对此得来不易的机会,陈建霞再三叮嘱小陈凯一定要听话,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真情所至,陈凯热泪盈眶。如今,陈凯在艺术的殿堂里和师姐妹们一道愉快地学习,幸福地成长。望着已经长大的陈凯,陈建霞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像陈凯这样的孤儿不止一个。7岁的仙民童就被仙游县福利院收养。陈建霞把他送到莆田市特教学习6年,2002年又送他到福建省康复中心学推拿。仙民童很珍惜这个机会,一招一式地模仿、练习,不但学到了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学到了一门推拿的好手艺,成为一位出色的按摩推拿师。他想开一家盲人推拿按摩院,陈建霞就替他选店面、租房、担保,一条龙全包下来。不久,地处龙吟亭路,仙民童成功开办了“福利院盲人专业推拿中心”,并招募了6名盲人按摩师。 据统计,福利院50多位弃婴中,有2名从福利院走进高等学府,1人踏上军旅路程。还有不少孤儿在福利院学会了一技之长,找到了创业的春天,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人。 真情的付出,有了真诚的回报。2003年10月,陈建霞背着大伙到县医院切除卵巢瘤。闻讯后,仙民英、仙民容等昔日小院民,带着水果前来探望她,在她病床前嘘寒问暖。近年来,每到“母亲节”,已经离开福利院的仙民英等人都会早早地“回娘家”,到福利院来给陈建霞过“母亲节”。 每年除夕,是人们团圆喜庆的日子,也是院民们最期盼的日子,更是陈建霞最忙碌的日子。她总是先放下自己的小家,召集员工加班加点,用慰问单位和个人节前捐献的慰问金和慰问品,给院民做丰盛的年夜饭、分压岁钱、派发食品等年礼……忙得自家的年夜饭都要拖后几小时,但看着院民们开心地欢聚在膳堂里吃“爱心大宴”,陈建霞脸上挂满了笑容,这一刻她感到的是幸福。 2006年,陈建霞当选为“感动福建”2006十大人物。他在颁奖现场平静地说:“福利院里的孤老和孤儿,比常人更需要爱心的呵护。我只是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我做的事能让大家感动,那就一起来参与福利事业,奉献自己一份爱心。” 为老人修指甲 社会的活雷锋 陈建霞的事迹在报纸上电视上刊播后,许多不幸碰到天灾人祸的群众,就跑到福利院向她求助。有的要一根拐杖,有的要一辆轮椅,有的残疾人就业过程中碰到困难也会找上她。可福利院本身没创收,哪有能力资助呢?这时,她往往恳请一些有爱心的社会各界贤达人士伸出援手,或是力所能及地自掏腰包帮助乡村贫困群众解决生活难关。多年来,工资微薄的她累计已为上百贫困群众慷慨解囊近2万元。 2007年1月,赖店镇张铺村80多岁的老盲人杨苍治婆婆,中风瘫痪;儿子、儿媳早故,靠孙子赡养,其孙子找上福利院求助。陈建霞立即掏出500元资助,并赠送一床护理床给老人使用。3个月后老人病故,其孙子送上一面“热情帮助,人间真情”的锦旗给阿霞,声泪俱下感谢她。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20个春秋的陈建霞先后获得了许多荣誉,并得到了一些奖金。她想,社会上还有那么多急需帮扶的贫困人群需要好心人的关怀,于是每次一拿到奖金总是像“爱心使者”那样毫不犹豫地转赠出去。就拿2007年初陈建霞获得“2006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称号而获得一万元奖金来说吧,第二天她就带着理发工具和这笔奖金,来到仙游县书峰、石苍等边远山区的敬老院,为老人、残疾人理发和分送奖金。 陈建霞,1998年被评为莆田市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2001年被莆田市政法委评为“110”先进个人,2002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代表,2004年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2006年被国家民政部、人事部授予“孺子牛”称号,同年当选为“感动福建”2006十大人物,并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荣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8年被授予福建省“三八”红旗手,2011年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虽然已获得那么多荣誉,且年届五旬,但陈建霞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