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 市民在木兰陂流域捕鱼,却很难再见到原来的鱼类 东南网10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蔡学伟 文/图)莆田母亲河木兰溪的标志性建筑——木兰陂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全国五大古陂之一。每年都有许多游人来此观光,也有一些市民在陂上垂钓。然而,最近有些钓鱼者反映,木兰陂及附近流域内的鱼类比过去少了很多,原先常见的鲫鱼和鲤鱼,现在都很难钓得上来了。昨日,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解,木兰溪坝头水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称,由于大量外来物种在该流域被放生,整个木兰溪流域的原始生态都可能受到影响。 外来物种称霸 本地鱼难生存 昨日上午,记者在木兰陂看到,有数位市民正在捕鱼,有的人用的是捕鱼的网兜。 市民告诉记者,他们几乎每年都会来这里捕鱼,原先都是用鱼竿,但这一两年在这里只能钓到鲶鱼,原来一些常见的鲫鱼、小草鱼和鲤鱼却很难见到了。 “网兜是用来捞乌龟的。”一位市民说,这一段河里有许多乌龟,据说都是被人放生在这里的。 乌龟繁殖的速度很快,傍晚或清晨时段,可以在陂旁轻易捕捉到它们。 鲶鱼和乌龟的大量出现,导致溪里原有的鱼类大幅度减少了。 放生多在深夜 管理员难制止 “木兰陂的一侧,水流较缓,是木兰溪原有鱼类的重要繁殖区域。”木兰溪坝头水利管理站的潘站长告诉记者,但是这几年,许多人在这里放生诸如埃及鲶鱼、乌龟等繁殖力较强的外来物种。潘站长说,他们在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市民放生,就会对他们进行劝离,但这些市民多会选择在夜里12点以后放生。所以管理人员很难发现并制止。 潘站长呼吁市民,要文明放生,不要在木兰溪流域投放侵略性较强的鱼类和其他生物,比如鲶鱼,它是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鲫鱼、鲤鱼等小型鱼类,木兰溪流域的原始生态都可能被破坏。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