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罐上刻花可赋予陶艺品生命力
在整个陶罐制作过程中,最为曼妙的工序就是在转盘上拉坯塑型
东南网11月13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伟强 陈小芳/文 马俊杰/图) 陶器工艺品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在中国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三百多年前,郭氏入闽始祖在现今仙游县盖尾镇新窑村建龙窑、制土陶,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泥土绘制成一个个精美的陶艺术品,并走进千家万户。
新窑村郭氏传统土陶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已传至第17代,传承人郭瑜斌不仅继承了郭氏先祖的土陶技艺,还将陶艺品远销欧美。如今,他开启全新探索,将机械与手工相结合,既能提高产量,又能延续传承传统技艺。
昨日,海都记者前往新窑村,感受从泥土到艺术品之间的百年技艺。
三百多年龙窑已燃烧至今
刚到新窑村,一股烧窑味便扑鼻而来。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古窑,当地人沿袭先人的叫法,将烧陶窑称为龙窑。窑主人郭瑜斌说,郭氏祖先在三百多年前入闽来到新窑村后,就带领族人开始土陶制作,现存的龙窑便是当时先祖留传下来的。
如今,村里仍有几户人家与郭瑜斌一样,坚持从事传统土陶生产,而且沿用的是古人发明的传统制陶工具,用灵巧的双手在简陋的陶车上手工拉坯完成陶器的造型。郭瑜斌说,不仅龙窑是祖辈留传下来的,工坊也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至今村人都舍不得推掉,老师傅们都乐意在破旧的瓦房内施展技艺。
练土、拉坯、作画、烧窑……近十道工序,纯手工完成。当天,得知海都报将对新窑村传统土陶技艺进行报道,郭瑜斌特地安排两位大师,将土陶技艺精髓展示给记者看。他们希望能通过海都报,将该项非遗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
等待出厂的陶罐,如同受阅士兵一样有序地排列成行,接受最后的质检
绝对专注是拉坯好坏的关键,丝毫差池则坯不成型
陶泥飞旋双手间画笔坯上走
陶土取自地下十多米的黏土,黄、黑两色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经来回练土后方能送进工坊。
“很多环节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因为那些都是大师的经验、感觉。”郭瑜斌说,传统土陶技艺有不少奥秘,这些奥秘都是祖祖辈辈传递累计下来的,日积月累称为精髓。拉坯师傅边与记者聊天,边熟练地拉坯,双手轻柔地把握住飞旋的陶泥,两三分钟内,在往复地提、拉、挤的过程中,陶罐逐渐成形。
拉坯师傅告诉记者,拉坯是整个制陶过程大师级地位的环节,因为同一种器型的典雅与媚俗、雄浑与小气,都是源于拉坯时的微厘之差。成型晾晒后,画工会选择硬度、干度合适的陶坯进行作画,一支支画笔将会在陶坯上游走,绘上花鸟、神兽等图案,让陶坯瞬间有了活性。
记者了解到,作画即雕刻分为浮雕和阴雕,如今浮雕技艺几近失传,对此,郭瑜斌很是痛心,因为高超的浮雕技术,可赋予陶艺品生命力。
潜心学艺三年只为一火候
在郭瑜斌的制陶厂里,除了传统手工工序,还有部分已融入现代机械,这让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然而,新窑村的土陶技艺至今仍无法过多用机械取代。为此,郭瑜斌曾为了掌握烧窑的火候,专门花费三年时间,潜心学习。
烧窑时,火候的掌握关系到陶品的质量,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火候的掌握仍需要靠感觉和经验。“先用大火在主炉烧24小时,再依次在22个窑窗烧火,直到火候刚刚好。”郭瑜斌说,没有温度计等现代设备,但烧窑人可准确感知炉内的温度是否合适。
陶罐造型古朴,简单的刻花更显韵味
在郭瑜斌的元芳陶器
工艺厂内,密密麻麻地摆放着正待上色的陶器,上色前工人会先通过敲打来判断陶器是否存在裂痕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烧制完成后的陶器,可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上色,上完色就是成品了。”郭瑜斌说,现在厂里的陶罐主要是销往欧美市场,国内的还在推广。
手工技艺不能丢将与机械结合
郭瑜斌从小玩着泥巴长大,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学习土陶制作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村里在郭瑜斌这一代人中,只有他一个人掌握了全部工序。
“以前几乎全村人都在做土陶,每家每户都会祖传技艺。”郭瑜斌说,因为其他行业的冲击,加上制陶业本身十分辛苦,现在村里根本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了,也只剩下几家制陶工厂。郭瑜斌表示,如果不加紧传承,纯手工的土陶制作技艺在十年内一定会消失。
可他认为,土陶发展前景非常好。为此,郭瑜斌一直在探索将机械与传统手工相结合。“机械化提高产量的同时,如何掌握既能提高产量,又能保持传承技艺,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郭瑜斌说,祖传的技艺不能丢,他会想方设法让其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