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正文

“高校独董”,是不懂事还是装糊涂?

2015-12-23 10:52  郭元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聘请拥有高校学术背景的独立董事,成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时髦之选。据近两年公开信息统计,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名单中,每3个就约有1个出自高校的教师行列。这场看起来似乎无可厚非的双赢游戏,近日却遭到教育部的当头棒喝。教育系统反腐大棒挥下,清查“高校独董”很可能引发继清查“官员独董”之后的又一次反腐地震。(12月22日《中国经济周刊》)

12月1日,教育部处分通报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刘亚和国际商学院原院长汤谷良,两位在任职上市公司独董期间违规兼职所得也被悉数追缴。在被处分的时候,这两位给出了这样的回应:不知道不能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很多人看来,高校的管理人员、专家教授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因为他们“不懂事”,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不能兼职。

其实不然,这些在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的高校领导、专家教授不是“不懂事”,而是装糊涂。按照国家公职人员管理规定,党员干部是不能到企业兼职的,也是不能获得个人好处的。高校领导、专家教授,很多人就是党员干部,他们当然属于不能兼职的范围。而高校属于国家单位序列,还是事业单位,当然也属于“禁止”的行列。要说他们因为“不懂事”而担任了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那就是一派谎言。党纪国法,白纸黑字,就连老百姓都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我们的这些有身份,有文化,有知识的高校领导、专家教授岂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不是“不懂事”,而是为了个人利益无视规定。

眼下,上市公司都把目光盯在了高校这个层面上。一些人认为,高校领导、专家教授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也没有啥不妥的。他们手里又没有啥权力,很难搞腐败。一些上市公司也说:找他们担任独立董事,只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对外形象,就犹如是一个花瓶子而已。

实际上会是这样吗?通过记者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很多“高校独董”的回报还是很丰厚的。最低的一年也是几十万,年薪100万,甚至是几百万的大有人在。难不成,上市公司花费巨资都是为了买个花瓶子?

实际上,他们之所以聘请高校领导、教授担任独立董事,是有所图的。一方面,这些人手里掌握着最前沿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以及研究资源,会在适当的时候回报给企业。另一方面,他们看重的还有这些人手里的人脉。在以往的时候,上市公司喜欢邀请官员担当独立董事。由于查处的比较严厉,也就越来越少了。这种情况下,把独立董事的肥肉送给高校领导教授,也是基于人脉的考虑。

高校领导和教授都有着很多门生,这些门生已经在官场上混出了模样。有“高校董事”的牵线搭桥,何愁官员不兴高采烈的为企业服务?年薪百万的“高校独董”真是上市公司的花瓶子?其实是一种间接的利益,把两者紧密的捆绑在了一起。“高校独董”,是不懂事还是装糊涂?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