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正文

儿子逼母亲打胎是家庭教育的怪胎

2016-01-21 10:26  张卫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今年36岁的刘女士,有个读初二的儿子。国家放开生二胎的政策后,刘女士和老公商量再生一个,并于去年底成功受孕。上周,儿子得知妈妈怀孕后,要求妈妈必须打掉孩子,否则就不参加中考了。妈妈想着缓几天可能会有转机,但是儿子不仅没回心转意,还要求和妈妈一起去医院做手术。(1月20日 中国经济网)

最终的结果是,母亲向儿子妥协——上周六,在儿子和丈夫的陪同下,刘女士去了医院。接诊的妇产科主任熊丽面对刘女士的无奈,也只能给她做了手术。熊主任介绍说,像刘女士这样因为老大不同意而放弃生二胎的不在少数。

按理说,既然国家放开生二胎的政策,要不要再生一个,夫妻双方商量着办即可。适当征求一下已经懂事的孩子的意见,也不是不可以,但孩子的意见最多是“仅供参考”,不应该成为主导意见。一者,孩子毕竟是未成年人,生理上心理上还都不成熟;二者,孩子反对父母生二胎,也没有可以拿得上台面的理由。

刘女士满心欢喜怀上了二胎,却因自己儿子的反对去医院终止怀孕,生理上的伤害自不用说,心理上的伤害可想而知。事实上,刘女士的遭遇绝非个案。早在2014年“单独二胎”新政实施之际,某电视节目曾经做过一个现场访问。在回答“爸爸妈妈再给你生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的问题时,有的孩子大发雷霆:“我要离家出走,你和弟弟妹妹过吧”,还有一位萌娃扬言:“生下来就把弟弟或妹妹给扔河里”。

无论是刘女士上初二的儿子以不参加中考逼着母亲去医院,还是萌娃扬言“生下来就把弟弟或妹妹给扔河里”,都暴露出一些孩子极端自私的一面。他们之所以不愿意自己的父母再生一个弟弟妹妹,就是因为担心“二孩”的到来,可能会“横刀夺爱”。

有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自私的毛病,根子还是在大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要反思。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影响也最大,也最需要反思。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世界,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最长久的老师。做父母的如果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孩子可能会不自觉变坏。如果做父母的用错误的价值观、方法论去教育孩子,只能让孩子变得更坏。

遗憾的是,很多做父母的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今不少家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有些父母无原则迁就孩子,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它的都可以商量。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娇宠,助长了孩子的自私与蛮横。上述刘女士上初二的儿子,之所以拿不参加中考来“要挟”自己的母亲去医院打掉二胎,还不是因为刘女士的眼里,把儿子的中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爱孩子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属性。为人父母,固然要对自己的孩子尽抚养的义务,尽关爱的责任。但是须知,父母最大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找到自己。有些父母凡事喜欢替孩子包办,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己,这样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