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2015年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排行榜 莆田位居福建省第一位

2016-03-16 10:0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莆田市依靠本土的产业优势,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电商天地

东南网3月1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盛钟 文/图)今年“两会”期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的高频词。而阿里研究院调研也发现,眼下,大众电商创业正成为各地的热点现象。近日,阿里研究院发布了“2015年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排行榜”,在全国50个大众电商创业活跃城市中,莆田市排名第九位,位居福建省第一位。

我省有4个城市上榜

阿里研究院调研认为,目前,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中的“网商密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大众电商创业活跃程度的关键指标,所谓的网商密度即“平均每万人中的网商数量”。“2015年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排行榜”就是基于这一指标分析出炉的。

根据这份排行榜显示,2015年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最活跃的50个城市分布在13个省市,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排名前5位的城市,分别是广州、金华、深圳、杭州和中山。我省4个上榜的城市中,莆田市位列全国第九位,这也是全省唯一一个挤进前十的地市;泉州市、厦门市和福州市依次列全国第11位、16位和36位。另在大众电商创业的活跃度方面,“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位居全国前列,发挥着榜样作用。而在2014年,莆田市也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阿里研究院分析,截至2015年年底,莆田市淘宝村数量从2014年的9个猛增至19个,占全省的26.76%;淘宝镇则在原先的仙游县榜头镇的基础上新增了荔城区新度镇,总数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

电商从业人员突破30万

莆田市是享誉中外的“鞋城”,也是我国鞋类产品的主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之一。同时,莆田也是“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黄金珠宝首饰之乡”。莆田市商务局电商办工作人员介绍,莆田市的电子商务主要依托鞋革服装、工艺美术等特色行业,从起步之初以学生街、个体网店为主的自发发展阶段,到前些年以扩大规模为主的规范发展阶段,再到目前以鼓励自创品牌、打造自主平台为主的转型升级阶段,已步入了快速增长期,正由电商大市向电商名城逐步迈进。

去年4月,莆田市政府与阿里巴巴共同推出了“中国质造 莆田好鞋”活动,让“莆田好鞋”在网上火了一把。以思威琪为例,其原本只是莆田市一个普通的运动鞋品牌,自从亮相“中国质造”后,其一款轻量跑鞋在网店上线不到两天,就销售了2万双。其分销商也从原先100家发展到400多家。而同期上线“中国质造”的全部17万双莆田鞋,仅用4天时间就销售一空,是各品牌过去4年所有线上销量总和。

据统计,2015年,莆田市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突破30万人,电商企业达3000多家,其中线上电子商务企业159家,销售额为139.98亿元,比上年增长44.8%。

电商支撑体系不够完善

不过,莆田市统计局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显示,目前,莆田市电子商务企业基本上以小微企业为主,更多的仍以个人店为主要模式在淘宝、百度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从事网上产品销售。此外,莆田市有大量的电商个体户,从业人员参差不齐,再加上不少电商从业人员普遍缺少品牌意识,于是,低门槛、易复制、同质化等存在已久的问题在网销行业十分严重。

另外,目前,莆田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仍不够完善。虽然莆田市一些自主品牌电商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缺少集采购、仓储、融资、技术支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有核心竞争力的大规模企业,缺少现代仓储、现代物流配送基地、专业的电商销售系统软件、懂得操盘的高级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同时,莆田市在电子商务平台设计、网站美化优化、产品营销策划等方面,也面临着第三方专业企业数量少、创新不足的困境,难以提升电子商务行业的整体档次。

莆田市政协委员王秋洪表示,莆田市要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电子商务产业支撑平台、技术支撑平台和生态系统构建,并积极培养电商人才,为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子商务技术、管理人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