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城厢区> 城厢要闻 > 正文

让乡村更美 莆田城厢国土资源分局做好旧村复垦工作侧记

2016-04-28 09: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莆田4月28日讯(今日城厢 报道)4月21日上午,灿烂的阳光一扫连日来的阴雨。华亭镇隆兴村一片复耕的田地里,一茬茬嫩绿的花生苗长势正好,几个村民在田间劳作,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绿树,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

“这里本来都是旧房屋,旧屋拆除后复垦成耕地,现在都变成良田了。”华亭国土资源所所长林建东说。

隆兴村的这一片耕田仅仅是城厢区旧村复垦的一个缩影。

过去的农村,村民盖了新房后往往将旧屋闲置,旧屋大多是危房,而占用了土地资源。近几年,城厢区各级领导下基层,察民情,主动与省、市及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对接,利用增减挂钩政策,筹措资金,积极推进幸福家园建设。通过走旧村复垦和土地整理相结合的路子,改变了抛荒耕地、空心屋等浪费土地的现象,同时统筹规划、建设农村新型住宅小区。许多乡村往昔破旧的房屋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复耕农田,一个个新农村小区。乡村的田园风光更美,村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幸福。

■积极推广典型经验

“在旧村复垦工作中,我们注重典型经验推广,把旧村复垦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与幸福家园建设相结合,与地灾点搬迁相结合,做好土地文章,守住耕地红线,办实办好群众关心事宜。”城厢国土资源分局局长林宇家对记者说。

说起旧村复垦的“城厢模式”,当数莆田市第一批幸福家园试点村华亭镇的涧口村。这个昔日山沟沟里的村庄,2012年底通过旧村复垦与幸福家园建设相结合,许多农民迁入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新区,涧口村成为全市闻名的“样板村”。

2014年2月,城厢区和华亭镇两级党委积极探索通过“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工作机制推动美丽城厢建设,成立涧口中心村党委,下辖涧口、五云、隆兴3个村党支部,2015年10月,又吸纳宫利村党支部。两年来,中心村党委通过以强带弱、共建共促,探索了一条拆除旧房、复垦耕地,获得资金补偿,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盖新区,补偿资金统一用于乡村配套建设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涧口村的示范带动下,华亭镇的其他乡村旧村复垦、幸福家园建设也进展顺利。隆兴村目前拆除旧宅154栋,土地复垦面积71.36亩。新建区主体建筑工程已全部完工。一排排漂亮整齐的房屋附近,一辆挖土机正在平新区道路,几个工人在忙碌着。

“新房子采取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配套的方式,既有效利用了土地,也减轻了村民的负担。这新房子我也有一栋,上半年就可以交房了。”望着这新区,隆兴村支委王晨威满怀喜悦。

华亭镇的云峰村旧村复垦项目涉及旧房478座,复垦后新增耕地指标159.77亩,可获得有偿转让资金约6231多万元。目前,已完成丈量并签订协议765户,拆除旧房754户,拆除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已通过省国土资源厅抽查。

“通过拆旧复垦获得资金,集中安置达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农村蝶变幸福家园的建设之路越来越得到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灵川镇桂山村书记柯金土说,“我们村拆旧复垦项目已拆除旧房49栋,新增耕地42亩,这新增的耕地在城厢国土资源分局的精心指导下,购买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如今都种上花生长势良好。”

■拓宽渠道增加收入

旧村复垦解决了农村居民点原先布局零散、面貌脏乱差的局面,复垦后的土地通过改善土壤条件,统一规划,更有利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保证农业增收。

那么,旧村复垦后,增加的土地资源如何最有效利用?如何用好补偿资金让村庄可持续发展?根本还在于经济的发展、产业的支撑。

城厢国土资源分局工作人员到灵川镇径里村现场指导

城厢国土资源分局利用部门职能优势,在推进旧村复垦过程中,提前介入,传经送宝,做好“传、帮、带”工作。根据各村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倡导“一村一策”,引导村庄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让农民少走弯路。

涧口村建立花卉观光园150亩、隆兴村建立苗圃基地100亩,种植珍贵花卉苗木,推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村民将复垦后的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流转到项目业主,既可获得租金,又可分到股本红利,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转化;既能依靠土地增加收入,又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云峰村将增加的耕地由村集体统一流转给农业种植开发公司种植花草,结合周边举办农家乐采摘游。华亭镇园头村引进利农集团建设现代农业基地,村民既增加土地租金收入,也能在家门口打零工。

东海镇、灵川镇的一些乡村将旧村复垦与生态旅游发展结合起来,用增加耕地的补助资金来改善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

■想方设法服务群众

截至目前,城厢区已上报旧村复垦项目16个,其中华亭镇8个,常太镇5个,灵川镇2个,东海镇1个,总规模为1176.99亩,预计可新增耕地总面积为1332.29亩。已上省厅增减挂钩交易平台项目20个,先行核定指标746亩,已成交挂钩指标507.6285亩。旧村复垦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城厢区旧村复垦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凝聚着区、镇各级领导的大量心血,也凝聚着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的汗水。城厢国土资源分局领导带领相关股室人员多次深入旧村复垦项目区现场,摸底调查,实地踏勘,指导村干部圈定需要搬迁、拆旧的地块,制定拆迁补偿方案,初步测算拆旧及复垦规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城厢国土资源分局采取主要领导亲自挂钩、项目负责人驻村蹲点的工作机制,积极主动与挂钩乡镇联系,掌握项目实施情况,了解镇、村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业务指导和协调解决。新增耕地面积由国土、农业部门及时进行验收,上报省国土厅核定增减挂钩指标,通过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方式,实现了交易资金向农村集聚,服务和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瓶颈。

“每一个要求进行旧村复垦的村庄,我们都要一一走遍。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要与村干部、村民沟通,一一协调。一个旧村复垦项目从立项到验收,我们往往要到现场几十趟。”城厢国土资源分局地籍股股长林素容说,“旧村复垦意义重大,能把土地资源转化成资金,再用资金推动幸福家园建设。我们国土部门利用增减挂钩平台充当资金对接的桥梁作用。”

城厢国土资源分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想方设法为群众谋取利益,积极向上争取,从土地整理资金中先拨付部分资金,用于旧村复垦前期工作经费,以提高乡镇及村民积极性,利于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大胆创新,创造性开展旧村复垦与地灾点的搬迁安置相结合。

“华亭镇宫利村有3处地灾隐患点,危及51户219人的安全。我们结合旧村复垦、精准扶贫等举措,加快推进宫利村3个地灾隐患点搬迁步伐。”林建东说,城厢区农业、财政、民政等部门也有效联动,将省市地灾搬迁补助、造福工程、区级补助灾后重建等政策有效整合,增加地灾点搬迁补助。

宫利村的旧村复垦项目涉及拆除旧房96座,预计新增耕地93亩。如今,旧房拆除顺利推进。“拆除了原来破旧的房子,政府给我补贴资金,新增耕地还耕于我们,我们还能住到没有危险的地方,国土局为我们地灾点搬迁村做了件大好事!”宫利村的一位村民望着记者满面笑容地说。

“我们争取今年年底彻底消除地灾隐患点,给群众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城厢国土资源分局地矿股股长郑鹏澈如是说。(来源:湄洲日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