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部门动态> 莆田扶贫网> 他山之石 > 正文

“旅游+扶贫”让农牧民走上致富路

2016-05-20 16:5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摘要】全区各地利用资源特色,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休闲农牧业旅游和乡村旅游,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规模,推动特色农畜产品商品化,有效地促进了农牧民的就业和增收。

全区各地利用资源特色,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休闲农牧业旅游和乡村旅游,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规模,推动特色农畜产品商品化,有效地促进了农牧民的就业和增收。

2013年,由呼伦贝尔市李屯村村干部带头,5户村民参与投资兴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额尔和隆华山风景区,当年就接待游客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80万元,解决了当地一大批农牧民就地就业致富的大问题。2009年,腾克达斡尔民俗村新建起达斡尔民居和达斡尔陈列馆19栋,村民负责经营餐饮、住宿并出售达斡尔土特产,每年接待游客3000人次,每户年纯收入增加2万元以上。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走西口”民俗村借助黄河湿地公园地势,以河套文化为背景,以走西口民俗文化为核心,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建设集美食休闲、生态农业、果蔬采摘、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新型旅游观光村,目前,全村从事涉及旅游产业经营者80多人,占总人口44%,通过发展旅游,年人均增收达3300多元。(新华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